NewClass数字化创新献礼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会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参会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会,5月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年会以“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
东方正龙总经理董良在“高端翻译职业胜任力培养路径”分论上,带来AI赋能翻译教学平台NewClass数智课堂创新方案。重点介绍最新升级的NewClass AI专业远程同传教室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支持线上线下高端口译人才协同培养的体验;东方正龙公司全新产品线NewClass Hub 4-in-1多功能智能课堂,对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快速、低成本提升可交互能力、支持数字化教学应用的方案。
会议大厅外,东方正龙展位,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NewClass AI专业远程语言教学案例讲述着NewClass 在多层次、跨学科配合教学过程中和老师们一起经历的探索历程。现场搭建的NewClass Hub 智慧教学空间,让走入展区的专家、老师们沉浸式体验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无感融入课堂,数字化课件、学生作业、课堂互动的思维碰撞成果流畅地分享在大屏、分组屏、学生个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将课堂数字化应用提升到一个全新境界。NewClass Hub 4-in-1多功能智能课堂,在提供智慧教学、远程同步的同时,增设AI智能翻译、中控智能管理等功能,构建交互式口笔译翻译教学新生态。
以下内容转载自“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25年年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5月18日,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翻译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校党委书记任友群视频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于涛,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主持。 本次会议以“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委员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开设翻译专业的院校代表及行业专家等6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责任。 开幕式上,任友群表示,山东大学在翻译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形成了“一校三地四语种六方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格局。下一步,将培养既通晓“诗书礼乐”又深谙“国际规则”的战略型翻译人才,借力人工智能突破典籍翻译“信达雅”困局,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让人才培养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为国家对外开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山大力量。 于涛表示,要坚持服务国家大局与创新引领,强化技术赋能与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推动形成高校、行业和产业一体的集成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翻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翻译教育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增强国家翻译能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筑牢人才根基。 王浩表示,山东省教育厅将以“聚焦使命、把握机遇、躬耕实干”为行动纲领,深化翻译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协同创新,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实践,搭建学术、行业与国际交流并重的实践平台,为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翻译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以“智能语言风起云涌,翻译驶入高端发展新赛道”为题,强调翻译行业要把握智能语言发展机遇,着力培养实践型、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姜锋围绕“重塑翻译认知,回应时代挑战”,提出翻译教育创新要立足时代需求,推动认知、体系与能力的协同跃升;湖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蒋洪新以“质量为上,行稳致远”为题,呼吁翻译行业需始终以质量为根本,从思想重视、特色发展、队伍建设、实践导向四方面同时发力。 山东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中心主任徐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彭天洋、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副主任管新潮分别就“AI驱动的翻译教育模式创新”“项目制培养提升师资水平”“知识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分享前沿观点。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提出“创新实践、跨界融合”的翻译博士专业学位培养范式,强调翻译教育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服务国家翻译能力建设。 会议期间举行了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的指导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八所开设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院校组成。 会上举行了儒家文明外译传播中心揭牌仪式。于涛,吴臻,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杨平,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及翻译学院院长马文共同为中心揭牌。该中心由中国外文局与山东大学共建,将以齐鲁文化为纽带,系统推进儒家经典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致力于打造集研究、翻译、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中华文化传播基地,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贡献更大力量。 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高端翻译职业胜任力培养路径”“技术赋能翻译实践成果创新”“案例库建设与专业学位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多模态翻译教材的设计”五大议题展开研讨,就翻译能力培养、产教融合机制、翻译技术应用等达成多项共识。 闭幕式上,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翻译学院院长马文主持分论坛总结发言,各分论坛代表汇报了研讨成果。大会发布《数智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济南共识》,强调翻译教育需强化使命引领、技术赋能与实践育人,明确在服务国家发展和传播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的协同路径,为翻译教育对接行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提供行动指引。下一届承办方代表广西大学负责人向全国翻译界发出参会邀请。 会议期间,全国翻译专业教指委同步召开了2025年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