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慧聪教育网 2024-06-07 10:01 来源:华声在线

【慧聪教育网】与AI机器人互动,体验人工智能的神奇;操控无人机飞翔在空中,感受飞行的自由与快乐;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各种模型,探索创造创意的无限可能……

5月30日,在教育部组织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交流会议上,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分别作应用试点经验分享。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科技教育和科创实践活动在湖南各中小学校得以普及和深化。2023年,湖南省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验收。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湖南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AI助力教学,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5月30日,记者走进长沙高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AI元素充满课堂。

AI听说课堂上,学生手持语音答题器进行人机互动练习,英语老师根据系统的实时反馈进行针对性指导纠错;AI书写课堂上,学生们利用AI练字笔练字,写在纸上的一笔一画都实时更新在平板上,系统从笔画顺序、笔画数量、字体重心等10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测,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我以前写有‘辶’字偏旁的字,习惯先写‘辶’,再写右边部分。参加AI书写课程之后,这个‘bug’一下就被系统抓住了。”学生向心怡说。

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在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阳光小学体育课上,经过刷脸识别后,孩子们在机器人前练起了跳绳,屏幕上则实时出现跳绳的画面、计算出连跳的次数、消耗的卡路里数等。“不仅屏幕上能看到自己运动的样子,系统还能及时纠正动作,很有趣!”五年级学生小艾表示。

作为湖南省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长塘里阳光小学新构建的智慧跑步、智慧跳远、智慧图书馆、智慧书法教室等全部投入使用,构建出信息化设备赋能的校园新样态。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通过利用仿生机器人、未来派等人工智能教学设备,引导学生探索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石福新介绍,目前,我省共有湖南湘江新区,长沙市雨花区、天心区、开福区,衡阳市蒸湘区入选“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52所学校入选“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规模化应用超过15万师生。

在湖南,各试点校因校制宜,开展基于人工智能+传统课程的融合探索,多点开花的局面正在形成。

在长沙市砂子塘天华小学,学校利用“未来派”讯飞机器人搭建智能温室小棚,让学生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主题化活动引导学生跨学科实践研究。“一堂课既让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又学到了科学知识,AI赋能了学生的跨学科实践研究学习,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校长欧阳爱湘说。

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师,但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强大助手,能大幅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石福新说,目前,人工智能在自动出题与批阅、学习障碍诊断与及时反馈、个性化智能教学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强大,能更好解放老师的生产力,更有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从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的教育。

AI成为主角,让孩子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除了作为教学中的助手,人工智能还成为我省多所中小学校课堂上的主角。

这个学期,衡阳市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在课后服务时间新设了人工智能课程,让学生学习电脑编程、AI传感器套件操作等人工智能技术,点燃学生科技创作的热情。

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四年级学生黄子熙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就编写程序成功设计了一个炫彩“跑马灯”,使其按照设定的规则亮起不同颜色的灯光。“很有成就感,我已经迷上了人工智能,还想设计更好玩的作品。”黄子熙说。

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学生杨骏奥家住洞庭湖区,他发现家人采摘莲藕太累,“我在学校学到了不少人工智能知识,是否能制作一个能快、准、灵、稳地采收藕根子的机器人呢?”

这个想法得到了指导老师洪伟的支持。一次次调整编程,一次次实验调试……一个“藕根子采收机器人”诞生了,不仅能实现一键自动采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做动力,甚至还装置了音视频播放器,让操作者边工作边娱乐实现“快乐采摘”。这项发明获得了2023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去拥抱人工智能,我们一直在努力。”南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黄学军介绍,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机器人编程、智能化科技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先行先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在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的无人机赛道训练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10分钟就能完成一架无人机的调试,飞向赛道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目前,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已开设了智慧缝纫、趣味编程、电脑绘画等74类课程,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个性发展。

“中小学生学习AI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这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湖南省教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省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热情高涨,但也面临着各区域学校教学条件差异较大,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教师队伍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探索解决。

“今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这表明国家正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教育经验。我省有6所学校入选基地,它们重任在肩,需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以此为基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普及。”该专家表示。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