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8将着力解决学生课外负担重等问题

慧聪教育网 2018-02-06 15:10 来源:中国财经新闻网

【慧聪教育装备网】​1月25日上午,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开幕,代省长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着力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教育服务、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

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陕西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接近60%,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8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

报告强调,2018年,陕西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教育服务、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构建高校分类管理、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长效机制。(本版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孙永涛采写)

代表委员和校长教师热议“教育民生”

四九天的西安城南丈八沟,银装素裹。连日来,参加陕西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教育发展成绩和重点工作部署,展开了热烈讨论。

“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陕西重视教育、人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代表,我倍感欣慰。”来自西安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庆群说,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陕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数量居西部第一位,新时期教育扶贫工作也由网到面再精确到点,“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聚焦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发挥名校示范作用,精准实施点对点帮扶,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做有温度的教育’为追求,让贫困家庭子女也能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

庆群说,教育是民生的重要方面,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极为强烈,由此,教育的问题在当下尤显突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将努力落实报告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担当尽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提炼公平优质、高位均衡这一教育重大课题的办法,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推动陕西教育良性发展。”

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来自咸阳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曹亚妮。“报告充分体现了陕西追赶超越、奋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强劲态势,特别是报告提到我省去年‘普惠性幼儿园接近60%,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十分振奋。”1月25日上午,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曹亚妮用“显志气、接地气、鼓士气”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作为一名来自乡镇学校的代表,她说她不仅从报告中感受到了政府对“教育民生”的高度重视,也切身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厚爱”。“我将当好省人代会精神的宣传者,更要做会议精神的践行者,为实现报告提出的今年教育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突出问题,省政协委员王越群连连叫好,并且就相关问题递交了提案。作为研究基础教育的学者,王越群关注学生课业问题很久,“主要还是家庭作业过多导致负担过重。”他说,有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不按教材要求布置作业、评价师生“唯分数论”的偏向观念等多方面原因。因此,他建议,一是改革作业布置办法,由各级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学生家庭作业按班级由各学科教师协商布置,用控制作业总量的办法统筹安排;二是从提高师能的角度出发,出台更加精准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学识和专业能力,布置原创作业;三是综合改革学业考试制度,杜绝应试教育题海战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评价导向。

“当然,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也需家校合作共同减负。”王越群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避免出现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减而家长增”的现象。

会场内,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会场外,校长、教师畅谈“教育民生”。

西安惠安中学教师陈启通过电视收看了刘国中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对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印象深刻。“农村地区学生流失,出现校舍闲置现象,城市学校却由于生源增多,校舍亟待改建扩建。”陈启说,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区域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老百姓对‘择校热’现象深恶痛绝,期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能破解这一现实难题。”

“我国开启教育发展的新时代,陕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教育重点任务则开启了三秦教育奋进的新行动。”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曹永川说,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系列问题,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面对的主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攻坚克难。

“在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我们商洛近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大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商洛市初级中学校长米中元说,针对贫困人口多的实际,商洛市8.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普惠+特惠”系列资助,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因贫困辍学;以改革创新为基点,商洛市教育均衡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巩固率达100%;在教育资源调配中,商洛市深化学区制改革,并且在市中心城区启动了1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有效缓解主城区“上学难”问题,成为全省第二个“双高双普”评估验收市。“今年,我们将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发展任务为目标,补齐教育短板,使其成为真正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陕西人大代表曹亚妮:建议改善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当前中小学教师“女多男少”现象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咸阳市长武县昭仁中心小学教师曹亚妮长期关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首次履职人大代表的她今年带来了有关这方面的议案。

长期在基层学校工作,曹亚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女性教师占据了“多半边天”。“我所在的乡镇学校,全校共有77名教师,其中男教师仅6名,而且大都在领导岗位,一线教师全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曹亚妮说,据她统计,长武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1398名教师,其中女教师965名,占总数的70%左右。

据记者了解,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比较普遍。宝鸡市陈仓区某小学,149名教师中,男教师仅有30余名(其中6名男教师秋季开学才刚调来);而在渭南市大荔县某初级中学,女性教师数量也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会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曹亚妮说,在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获得技能,还要开始发展进入社会所需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特征,在女性教师居多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人格会产生偏向。“我们会发现,现在男生越来越胆怯,而女生越来越强势了,比如我校29个教学班中,正、副女班长就有40名;上课回答问题时,男生唯唯诺诺,女生则声音洪亮,落落大方;班务活动中,男生普遍没有女生干脆、利索。”

曹亚妮说,男女教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人格特点,尤其是男教师逻辑性强、做事果断、胸怀宽广等先天优势,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榜样参照”。“必须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男性教师的招考、培养力度,进而有效改善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现状。”曹亚妮建议:一是在教师招聘时适当放宽男性教师的选录条件;二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男生报考师范类学校和专业;三是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教育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举措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以务实的政策来合理调控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推动全省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曹亚妮说。

陕西政协委员王越群::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在深度融合上下工夫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陕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在“三通两平台”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看来,“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相比、与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期盼相比、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相比,特别是与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及党对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王越群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省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水平不均衡,城乡、县区和校际差异较为显著;二是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深度、范围和水平整体较弱;三是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不高。“据我调研,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整合技术的阶段,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传统的黑板变成了白板,电子搬家式的教学应用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要求,而且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成为阻碍深度融合、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影响教育教学创新。”王越群说。此外,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对此,王越群建议,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在深度融合上下工夫。

一是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确保各学科、各学段、各课时应用全覆盖,特别要加快信息技术在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化教学全面普及。”王越群说,要促进信息化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拓展德育教育空间,推广“互联网+德育”“互联网+社团”“互联网+安全管理”等新模式,通过移动终端、网络平台、学生空间、校园电视等新媒体渠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德育网络。另外,王越群建议,还要在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幼儿园信息化的重点要放在增强家园联系、保障园区安全、营造现代化的保教环境上,在保育过程中应合理有度地展示一些信息化手段,通过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天赋。而在特教学校,要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手段,帮助有需要的特殊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帮助他们正常生活。”

二是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王越群说,要依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电教机构全员培训计划”和“国培项目”,完善省、市、县、校四级信息化培训体系,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针对校(园)长、管理干部、教研人员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专题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要发挥在线培训优势,开发一批针对管理人员的慕课和微课培训资源,纳入日常学习、培训和学分考核体系;开展“班班通”新技术应用培训。

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有机融合。王越群建议,按照省上部署、市县推进、以县为主、校校落实的原则进行推进,利用好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大数据集成、智能化分析、多元素综合等优势,为教育决策提供多维视角和科学依据,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比如利用学籍管理系统对免试就近入学情况进行监控,利用考务系统对学生各科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教职工管理系统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进行评估,等等。”

四是加快“人人通”平台和教师个人空间应用创新。王越群建议,从2018年秋季起,全省中小学教师都要在人人通平台至少晒课1节;要积极开展基于个人空间的网络科研活动,开通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和教学能手工作站个人空间,提升网络教研实效。通过网络研修共同体、专递课堂和互动课堂等形式,发挥名师个人空间的辐射带动作用,共享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此外,作为研究基础教育的学者,王越群还长期关注并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今年也就系统推进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撰写了提案。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