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教师千里支教为爱“黔”行 实践教育扶贫
【慧聪教育装备网】2月21日,很多人还沉浸在年的余味中,而在贵州铜仁支教的罗玉英又将踏上回贵州的火车。这已经是她在贵州支教的第4个年头了,从2015年8月24日至今,她在贵州铜仁第四小学干了三年的校长。2015年开始,奎文区教育局和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教育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双方都会互派教师交流学习,互助共赢。“那时自己只是想来锻炼两个学期,都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下来。”罗玉英说,而且身边的亲朋好友,除了不理解,也不相信她能坚持一年。
然而,她坚持了下来。这所新建的小学,在她和支教团队的引领下,现在已经成为铜仁市响当当的教育品牌,拥有36个班,招生季爆满!
千里赴任贵州一小学校长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为主,境内共有32个民族。
铜仁市第四小学是2015年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新建设的一所学校,为了帮助该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奎文区专门派出市骨干教师一行10人前往贵州支教,有7人分到了铜仁第四小学支教。
“当时行程很紧张,路上一直在想贵州的学校什么样子,原本以为会轻松点。想到了困难,但没想到一切都是从头开始。8月24日到达贵州,第二天到学校看了一下,第三天,正式进入工作状态。”罗玉英回忆起2015年刚到贵州时的境况,忍不住笑着摇摇头。
崭新、高大的门头,整洁、宽阔的教学楼,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新校在配套设施等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优质校水准。然而,这所学校成立之初的生源却不尽如人意,家长对这所学校认可度不高,生源流失严重。
然而,7人的支教队伍,再加上原铜仁市逸夫小学的老师们,就是这么一支教师队伍,仅仅用了1年时间,语、数、英成绩成为万山区第一名,比肩铜仁市最好的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招生规模也从最初迁入的逸夫小学原有班级数扩展到了36个班。
老师变“支教”为“支智”
对于支教校长的新挑战,罗玉英校长坦言,基本上是从头开始,建章立制、校园文化、家长学校、社团活动,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的。
开学后第一天放学,满校园都是放学的学生和老师,让罗玉英印象深刻。第二天,她就召集中层、各班主任开会,将放学纪律重新规范,各班从教室整队伍放学。第一次提议开家长会,本地的老师们都说没人来。罗玉英就从源头开始,将准备工作做到细致到位,中层包靠,通过老师和学校将家长学校、家长会的安排公布下去,将前期宣传铺垫好。9月20日当天,学校的阶梯教室挤满了第一批一二年级的家长们,家长们有抱着孩子来的、有穿着拖鞋来的、有抽烟的、有老人来的,没有人带纸和笔,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随后总结第一次家长会的情形,继续举行三四年级、五六年级的家长会,逐渐上了“道儿”。
“家长学校”就这样办起来了,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几次课,指导家长们如何配合学校,家庭教育如何开展。慢慢的,带来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很长时间不开家长会,家长们就会问什么时间“上课呀”?积极主动的想学习了,有了不懂的问题,也会和班主任、任课老师积极沟通了,2016年9月,家长委员会组建起来了,为家校共育搭好了平台。
“健康、阳光、自信、乐学”是铜仁四小学生的培养目标。铜仁的孩子们,山水阻隔,看不到山外精彩,孩子们普遍不够自信阳光,怎么才能激发出他们的活力?罗校长在学校开设足球、围棋等30个社团,将每个活动都办成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校的阶梯教室,每个月都有各个年级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和自信,培养学生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
“铜仁的老师质朴、善良,支教的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让我非常感动。”罗玉英告诉记者,过去三年,为了铜仁的孩子们,潍坊市每年都有一批新老师来铜仁,每个人来了这里,都是全力以赴!在学校的管理措施到位后,罗玉英就开始琢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支教是暂时的,学校要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师资队伍。
“这里的学生不善于表达,缺乏自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多使用一些活跃气氛的课堂用语,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颜永秀老师的拓展课非常有水准,当地的老师们缺失这一部分,然后她就组织专题讲座,将课堂之外的展示课程和老师们一同分享。目前,她正在制作一个教研活动流程图,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教研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学好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人陪伴,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引导。”支教老师孙学贞家访有妙招,她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档案,以帮助后来的支教老师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情况,进入工作状态,并持续发挥正面的影响。此外,她还经常到学生家中家访,和孩子进行沟通,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组建了24人的高效课堂团队,通过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研--思—提升”素质教育,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培养个性化人才、努力打造名师研修团队以来,教师在磨砺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研究、互助、多人同课同构、磨课,使该校的课堂教学、教法大放异彩。支教团队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植于铜仁四小的师生心中,努力把这所学校办成一所优质校。近两年来,在区、市、国家级教学课堂大赛中,“喜报”频传,成绩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一等奖。
三年铜仁都没有走一遍
“输血不如造血。”罗玉英校长清楚,自己不可能在铜仁做一辈子校长,留下学校管理、教育改革的经验尤为重要,将来走了,也能继续以这种理念来办学。她把学校的中层、年轻骨干教师都组织起来,一起交流、分享经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能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和名师来,才可以将爱和责任的种子播撒得更远。2016年6月18日,万山区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签署《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实验区合作项目协议书》,铜仁市第四小学也被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打造。
谈到教师,罗玉英校长始终在赞赏她的团队如何敬业奉献,其实,和其他的支教老师一样,罗玉英也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来担任铜仁市第四小学的校长。
在贵州的三年,罗玉英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一心扑在教育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宿舍,铜仁市都没走个遍。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黄果树瀑布一直都是让人向往的地方,但真的近在咫尺了,却没有去过。一年到头,只有两个假期能回到潍坊休个假。
“平时就是出去买个蔬菜、水果,基本上没有逛过街,从山东带过来的衣服能穿,不是要买必须的东西,都不出去。”罗玉英开玩笑着说,“省钱啊!”
2016年7月4日,学生们刚参加完期末考试,贵州铜仁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罗玉英和同事们住的小区全被水淹了,电梯停了,没水也没有电。万山区教育局安排到朱砂大酒店暂住,结果半夜1点,又被喊起来,酒店也灌水了,需要转移。然后凌晨,一行人趟着水去了学校。
第二天,雨停了,在学校教学楼上,看着木彬河上都是上游漂下来的树木,还有猪!罗玉英说,快50岁了,第一次见这种情形,在那种环境下,有点害怕,可又不敢在朋友圈惊动大家,只能自己咬牙打气挺过来了。
改变正在发生,希望正在萌发。学校的变化很快传遍了整个铜仁,“校长山东来的,教育质量高,管得很严”这些都成了学校的代名词。一些家长开始打听该不该把在外上学的孩子转回这个有“山东校长”的学校。2016年、2017年历次考试都是万山区第一名,比肩铜仁市最好的学校。近两年,学校招生空前火爆。谭立霞、孙学贞、颜用秀、邵沁……家长们都叫得上名字,舍不得老师回潍坊,“老师别走了,我们凑钱给你们发工资。”
山东标准,鲁黔情深,引领无声,发展有形。奎文的教师陆续来到铜仁支教,把潍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铜仁,为铜仁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支教团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支教精神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师的一致认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潍坊教育人的精气神,值得每个教育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