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投入助推人的城镇化
【慧聪教育装备网】在城镇化稳步推进的今天,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教育机会的创造离不开教育财政的投入,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的积累,城市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一条助推新型城镇化特别是人的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教育财政投入助推人的城镇化内在机理
专家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受到城市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机会的影响。城镇化利于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的积累,又能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城镇化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动态”的相关关系,技术和技能的集聚为城镇化与经济的持续增长之间建立起稳定的正相关性提供了可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是不断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实现资本的集聚和技术的创新。我们认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教育机会的创造离不开教育财政的投入,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的积累,城市的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口迁移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这些相关因素及传导效应的产生与教育投入特别是教育财政投入息息相关,只有稳定的教育财政投入才能改善教育的软硬件,为人力资本、知识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奠定丰厚基础。
随着“三个增长”的不断提升,教育财政投入不断逼近“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变得更好。具体的逻辑源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假设土地和资本保持不变,劳动力就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而财政对教育的支持促进劳动者提升自身的技术和技能,从人力资源转向人力资本。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指出,经济的增长首先会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这些增长点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促进经济的整体增长,通过教育财政投入这一机制的传导,科技人才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同时也将不断推进科技的进步与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以点带面的增长极效应,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作为理性个体的自然劳动者,其经济收入也因为技术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赋予人的城镇化中“经济人”属性,这也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此外,通过多元公平教育提高由农村转移到城镇劳动者的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市民化程度,从而赋予人的城镇化中“社会人”的主要内涵。
教育财政投入助推人的城镇化现实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转变过去只片面追求城市数量、规模的扩张,向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的人口质量、城市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转型升级,从而把城市发展成为真正的、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具体为农民的城镇化,基本路径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市民素质的提升。然而,在这个路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实困境。
城乡观念不协调、不统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镇。“城里人”与“乡下人”在价值认同、思想观念、分享公共资源等方面产生冲突。于是,“巴士效应”现象凸显,正如先挤进公交车上的人占有了资源,于是不希望别人再进来,急切地关上车门。实际上“城里人”作为自然的个体在城镇化进程中没有摆正良好的心态,存在一种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观念。
教育资源空间布局错位。由于城镇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教育资源环境等承载能力不匹配。由于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流向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城镇,导致城镇公共服务面临较大的挑战,城镇政府很难为转移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供给与当地城镇户籍居民相同的教育等公共服务。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与农村转移人口教育需求之间矛盾突出,教育资源增扩困难较大。教育资源“总量供不应求”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教育所遇到的最大困境,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等发达区域。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布促使人口流动产生了差异化,导致城镇的规模结构更加倾向于不合理。教育资源在城镇空间分布中“结构失衡”是教育规划设计必须调整的问题。
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素质提升缺乏教育经费支撑,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财政经费来源不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基础教育经费灵活性不强,教育空间布局投入不平衡等。
教育财政投入助推人的城镇化科学举措
破除隔阂,宽广接纳。多年来,农村及农民以牺牲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换来了城市的巨大发展。随着国家城市反哺农村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作为本就是“城里人”的主人应以宽广的胸怀,摒弃私利观念,接纳作为自己客人的“乡里人”,让其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还未进入城镇的“乡里人”,要更清醒地认识自身,充分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快速融入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各级政府不仅要优化城镇内部的教育布局结构,也要优化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布局结构,使学校布点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更利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更多地让城乡人民共同分享教育资源。结合城镇教育资源和受教育人数,合理配置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资源,避免“城镇大班化、乡村空校化”。在县城或乡(镇)集中区域,整合资源,进行教育资源时空布局,县城、乡(镇)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教育城”,为农民市民化、农村孩子城市化教育打开“城门”,做好准备。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县域、乡(镇)的孩子通过网络也可以远程分享到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消除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
统筹谋划,完善机制。要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的教育资源分布格局,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结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持续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与教育要素平等交换,推动人口与空间的布局更加合理,切实增强区域教育发展协调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要为发展教育腾出宝贵空间,处理好教育空间用地存量、增量与总量的关系,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按教育财政的投入与收益归属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优化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作为人力资本的承载者,农民工对流入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流入地政府也会获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即期收益与人力资本积累带来的长期收益。流入地应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主要财政投入责任,扩大教育经费总量,促进教育财政投入的均衡。要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推动优质教育机构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层级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
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过剩或短缺难题,提升教育空间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应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更加关注新型城镇化中“显性”人口迁移及其背后“隐性”的观念、机制等因素,统筹谋划,加大投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