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基本形成京津冀区域教育一体化格局

慧聪教育网 2018-03-01 10:31 来源:北方网

【慧聪教育装备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进新时代

天津北方网讯:家住河西区小海地的贾女士最近心情不错,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办学集团日前正式成立,包含高中、公办初中、民办中小学(计划审批)、公办小学(新会道小学)等。“借助北师大的平台,学团覆盖各个学龄段,相当于在家门口就能全程享受到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家长我非常高兴。”一提到这事,贾女士就笑得合不拢嘴。

河北省承德市的贫困家庭子弟们也有了新盼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是本市在承德市对口支援建设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设置了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20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首批招生300余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承德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天津职业教育资源,学校还将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学生,助力精准脱贫。”

这些民生所指、民心所向的举措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为进一步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教育领域率先发力。2017年,天津市教委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为本市全面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教育将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优质教育资源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到2030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健全,京津冀区域教育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

本市各区、各区教育部门结合自身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引进的北京企业京籍人员随迁子女,在新区中小学上学期间,可将学籍保留在北京,并参加北京市小升初和中考招生;“通武廊”地区率先签署协议,组建10个由三地优质品牌同类校合作的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北辰区与北京大兴区、河北廊坊市联合实施中小学交流合作工程;和平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协同推进教师培养、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应用等工作……这些遍地开花的成果,正是本市确保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各项协议落地见效的实招。

三地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融合,也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智力、人才支持。“目前,三地签署了多项教育合作交流协议,组建了8个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了7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要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领域、难点问题,开展协同研究和产学研协作。其中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京津冀大型中药企业等共建的药材基地、注射剂产业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业研究院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代表之一。”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本市将继续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推进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建设,配合相关部门搞好规划设计、入驻院校、创新平台、配套政策、建设模式等联合研究工作。发挥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平台作用,支持雄安新区和河北省承德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威县职业教育发展,加快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建设。完善‘通武廊’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市教委主任王璟表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将持续在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三地教育统筹发展、教育对口帮扶等10个方面进行专项合作。”(“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