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教育加快从“跟跑”向与全省“并跑”迈进

慧聪教育网 2018-09-18 10:13 来源:丽水市教育局

【慧聪教育装备网】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省级战略目标,通过以人为本、强师兴教、强化保障等措施,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育动力,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省级战略目标,通过以人为本、强师兴教、强化保障等措施,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育动力,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2015年,该市9县(市、区)全部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2016-2017年,该市松阳、龙泉、云和、景宁先后成功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2017年,该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83.88亿元,198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设施配置率达100%,全市城乡学校办学差异系数为0.3,达到优秀水平。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为本,完善教育体系

(一)特色教育促发展。把握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育人资源,编写《浙江绿谷》《绿谷水缘》等地方教材,建成省、市精品课程414门,形成了“耕读立身、红色传承、慈孝养德、绿色生活”的特色丽水德育品牌,并结合“遂昌红色教育、青田华侨特色”等地域特点,打造“一县一特、一校一品”。立足农村学校自然小班化的趋势和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探索形成“小班化”特色教学模式,完成从农村自然小班教学到小班化内涵发展的教育转型。如莲都区成立由14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组成小班化教育研究联盟,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小班教育质量的提升,近几年,14所学校先后获评教学质量奖。

(二)集团办学提质量。鼓励城镇优质学校与民办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通过结对帮扶、组建教育集团的方式,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辐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如莲都区义务教育层面成立10个“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有效提升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截至目前,该市共组建义务教育集团83个,教育集团招生覆盖率达87.6%;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差异系数为0.3,达到优秀水平。

(三)职成教育补短板。该市以地方经济业态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衔接,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匹配,有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2017年,该市中职毕业生总数9820人,就业人数9599人,就业率97.75%。同时高度关注成人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要抓手。2017年,该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类培训2239次,培训10.07万人,取证2万人。

二、强师兴教,提升教师素质

(一)构建教师发展体系。该市坚持实施1-5年、6-10年教龄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实现“一年起好步、两年过好关、三年上台阶、四年展实力、五年显身手”;组建校(园)长教育管理创新研究班,构建学科、德育两大“绿谷名师”体系;建立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名家”六级成长体系;建立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教育管理名家”三级成长体系。截至目前,该市有特级教师34人,教坛新秀以上教师达到全市专任教师的8.37%,高级职称教师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7.82%。

(二)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提升教师积极性,目前该市获评正高级教师12名。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9个县(市、区)全覆盖,破解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不活,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教师流动更加顺畅,打破了用人终身制,教师队伍更具活力。目前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涉及在编在岗教职工8500名,占比超50%。同时在全省率先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和中学紧缺学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建立教师储备库管理制度,破解中小学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

(三)加强教师沟通交流。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先进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引导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后发地区教育薄弱学校流动。如青田县山口镇中学与杭州学军中学达成三年合作协议,开展专题讲座、师徒结对子、交换授课等活动,有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积极推进教师校长交流,积极引导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自2013年启动校长教师交流以来,共有1269名教师参加城乡交流,其中骨干教师195名。

三、强化保障,增强教育动力

(一)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丽水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对教育项目建设、师资素质提升、教育管理创新等方面工作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并连续两年将教育工作列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予以重点落实,计划“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教育重大建设项目122个,规划总投资104.9亿元,到2019年全市新增幼儿园学位12000个、2022年新增小学学位33000个,全市中小学生移动终端享有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开工建设重大项目83个,完工40个,完成投资37.23亿元。

(二)强化机制保障。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育、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提供良好的工作机制保障。截至目前,该市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率为44.4%。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县两级领导兼任教育“特邀督学”制度,推动解决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助力山区农村教育改革创新,经验并在《教育改革体制简报》上刊发。截至目前,该市各级党委、政府等兼任教育特邀督学138人;共研究指导联系县(校)教育重大发展工作106项。

(三)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法定的教育经费“三增长两提高”的要求,足额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推进学校基础建设,有效改善办学条件。如云和县近五年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添置教育技术装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该县中小学校实现100%千兆到校,94%的中小学校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基本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2017年,该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83.88亿元。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解决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如景宁县投入7.71亿元扩容城区教育资源,新建和改造15座校舍,实现全县82%的小学生、90%的初中生、100%的高中生县城就学。该市计划2017-2019年投资18.6亿元,建设中小学校13所,截至目前,13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6个项目已经完工,完成投资11.74亿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