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慧聪教育网 2018-09-19 10:0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装备网】当前,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破解教育均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破解教育均衡、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近年来,各种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16年,国内某校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导致即将步入大学的女学生徐玉玉失去生命;据有关调查数据,网络诈骗受害者里每十个就有一个是未成年人。一桩桩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还不够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各种侵害孩子的网络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应当共同呵护孩子们在信息社会中健康成长。

加强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中小学生保护隐私信息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今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调查,了解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通过调查分析,为下一步做好网络安全,有针对性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网络安全及信息保护的意识提供参考、决策依据。

调查的基本思路

调查对象包括小、初、高三个学段,小学侧重在高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调查题库根据学生年龄段、学龄段进行分层设计,包括网络安全概念、网络钓鱼防范、社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网络风险防范措施等,测试题共182道;各学段均分为A、B卷,每卷题目内容不一样、顺序不一致;2018年6月正式开展调查,由学校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上课时间在线填写调查问卷,数据实时可见。

成都市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的主要发现

本次线上调查活动为期12天,共收集到成都市中小学生提交的有效调查问卷110791份,其中小学组41021份、初中组43480份、高中组26290份。基于调查数据,主要发现如下。

(一)用网基本情况

1.用网工具、时间和场所(样本数:110791)。超过50%的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说明移动终端成为成都家庭上网主要载体;小学有38%、初中有53%、高中有58%的学生每日上网超过一小时,说明上网时长和学段成正相关。中小学生上网场所主要是在家里,达到65.4%;其次是在学校,占48.8%;还有40%的学生选择在网吧上网。家长、教师要关注学生网吧上网情况,做好引导。

2.用网目的(样本数:110791)。中小学生上网目的存在多样性,其中,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利用网络软件学习”比例均达到54%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上网“玩游戏”比例达到48.8%、“看视频”比例达到48%、“网购”比例达到36.5%。学校、家长应适时观察、及时干预孩子上网目的和动机。

(二)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

数据显示,16.7%的学生不知道上网还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有23.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仅有5%的学生能完全掌握具体构成内容;有36.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还不够充分,需要覆盖到每一个学生。

对于“您看到QQ群、微博、微信散布的未经证实的信息会怎么处理?”(样本数:小学23597),不予理睬人数比例为34.5%,随手转发人数比例达26%,详细了解并举报该信息人数占39.5%。表明还需加强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的宣传和教育。

(三)个人隐私和社交安全

1.个人隐私信息非常重要,许多网络诈骗均是掌握了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信息而实施的。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当接收到陌生的中奖或求助信息需要您留下个人信息时,您是否会同意?”测试中(样本数:高中26328),30%的学生选择全部留下个人信息,不会留下信息人数占39%,选择性留下信息的占31%。意识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17%的学生不知所措,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各种方式保护自己,例如上网查询学习,寻求家人、同学帮忙,诉诸法律等。

2.社交安全。网络社交是人们沟通、链接、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小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在对小学生进行“您会相信网络上未曾见面的朋友的话吗?”测试中(样本数:小学29134),49%的学生选择不相信,28%看情况,还有23%的学生表示相信对方话语;对于“陌生人添加好友请求”,同意的学生占17%,拒绝与不予理睬分别占29%和19%,核实身份后再决定的占35%;对于“如何处理陌生人发的文件”,15%的学生选择接收,51%不接收,请其他人帮忙占19%,不知道如何处理占15%。

数据显示,在社交安全方面,多数学生对于陌生人与陌生信息都具有一定分辨能力和防备意识,但对于熟悉的人发送的信息,45%的学生会倾向于接收。近年来,冒充熟人骗得对方信任进行诈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对待个人敏感信息时,即使是熟人也需要提高警惕再次验证。

(四)不良信息

在进行“当自己不小心进入了儿童不宜的网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测试中(样本数:初中43470),19.6%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浏览,还有19.1%介绍给其他同学浏览,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错误处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影响,甚至误入歧途。

(五)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数据表明,33%左右的学生不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20%的学生对电脑黑客概念不清楚;有近40%的学生会有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邮件,下载不明来源的手机应用、在不明网站填写个人信息、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等(样本数:小学5537)。

64.16%的高中学生(样本数:高中26290)表示都曾经遭遇过网络诈骗,超过25%的学生被骗子成功诈骗,充分说明对学生的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非常猖獗。另外,35.8%的学生表示从未遭遇过任何形式的网络诈骗,如果缺乏网络安全防护意识,这类人群可能更容易遭受网络诈骗。

对于安全防护,53%的学生(样本数:初中6063)会定期更改密码,从不更改的占12%,偶尔更改占35%;44%的学生设置密码时选择字母、符号、数字混用,用生日的占20%,用电话号码的有18%,用英语单词的有18%,说明对于密码设置安全性认识还不够。

总结与对策分析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要求“以《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要“重点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强化隐私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张生副教授谈道:“随着从知识的消费到知识的创造生成,学生个体更加关注网络信息安全,包括自己创造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和消费时候对自己的影响。”成都市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同时还能帮助孩子们识别网络上的风险,从而及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避免造成相关损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总支书记、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麟表示:“很多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网民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产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其他意识(比如:运动意识、环保意识等)一样有一个从产生到消退的过程。据研究,年龄越小培养具备的意识越不容易消退。要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每名学生都需要有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防范技能,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开展好教育、引导。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学习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小学生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合理安排课程课时,覆盖到每一名学生,通过专题学习、自测、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增进理解和认识;优化学习方式,通过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动漫,实现在玩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要结合实验和产品演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中小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初步了解、掌握基本网络安全防护手段,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自我防护能力。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开发了网络安全宣传周在线学习体验系统,通过动漫、线上答题、互动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家长要认识到互联网中存在的风险,在家庭中以身作则。率先合理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观看积极健康的内容,为孩子树立好的标尺;同时,指导孩子使用电子终端,适时为孩子讲述用网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防范的相关事项,营造家庭规范、适度用网的良好氛围。

(三)全社会要协同合力,共同为孩子打造绿色用网、有效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的外部环境。在影视媒体,公共场所、学校电子显示终端应合理设置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防网络沉迷等宣传内容。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终会形成齐抓共管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的良好生态,塑造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