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中学带给南开中学学生的改变:数学变得不那么高冷了

慧聪教育网 2018-12-18 20:18 来源:互联网

【慧聪教育装备网】在网购、网约车等已成为国人日常生活内容的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又一领域──中小学教育,也不知不觉间被“互联网+”所渗透:课上,各科老师会有不少电子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如动态的诗词配画、三维动画版的数学公式推理过程等;课后,学生们基本都有比较认可的在线学习平台与解题神器,如,一起小学/中学、小猿题库、学霸君、口袋老师、阿凡提……曾经颠覆了零售、支付、出行、纸媒等的“互联网+”,正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崭新的变化?目前这个市场处于怎样的阶段?

小小读书郎指尖撑起大市场

南开区几位初一学生家长聊天说,他们忽然发现,孩子晚上写作业,不再像以前那样缠着爹妈帮忙了,“他甚至嫌父母在旁边碍事。有不会的题,人家很熟练地拿手机拍照、搜答案。别说,还真没有搜不出的难题”。

孩子们在一起,也会忍不住比较各种解题神器的优劣。在他们看来,“一起中学”内容最丰富最全面,“小猿搜题”对知识点细化得比较好,“口袋老师”主推包月服务,所以必须“包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在拍照解题过程中如果碰到看了答案仍不会的题,通过“阿凡题”在线呼叫老师解答,倒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之中,没用过“解题神器”的孩子是“珍稀物种”。

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的在线教育,目前呈现出百家争鸣、群雄逐鹿之势。据统计,国内近两年新成立的从事K-12(指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在线教育的企业有数百家,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在线教育的兴起,自然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各行各业的赋能分不开。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是暖风频送。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

相较于其他在诞生初期就寻求快速扩张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教育一向被视为慢生意,在过去几年并没有获得资本市场足够多的关注,始终处于厚积薄发的积累状态。眼下,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教育行业反倒因其具有长期成长性,并能抗经济周期,终于得到了资本市场认可。近两年来,相关的融资信息多了起来:“作业帮”完成3.5亿美元D轮融资;今日头条也被爆出已收购学霸君的2B业务;今年3月,一起教育科技公布了2.5亿美元E轮融资……据第三方分析机构易观观察,教育多个赛道均受到资本青睐,其中,儿童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资本重点关注领域。投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市场仍不断有新玩家入场,行业充满活力”。

在线作业平台一起教育科技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941.2亿元,预计到2019年可达2727.6亿元。这一庞大市场的基础,显然是广大的中小学生。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我国K12合计人数约1.66亿人。正是这些读书郎助推了在线教育的枝繁叶茂。

学生:“数学变得不那么高冷了”

“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数学变得不那么高冷了”,南开区一所小学六年级女生嘉茵对记者说。她语文好,却“巨烦”各种数学原理与公式。现在好了,课堂上老师会借助动画短片,演示一些数学原理或公式的由来,比如,方程中的行程问题,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问题,这些对她来说原本枯燥乏味至极──每每遇到甲乙两人各种花式相遇、鸡兔同笼之类,心里就暗恨出题之人“太变态”,现在有了动画演示,理解起来好多了。

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每当遇到不会解答的题,手机拍照分分钟搜出答案。对家长来说,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题一下子变得高深了不少,一些家长明显感到辅导起来捉襟见肘,各种搜题APP正好及时补位。

在声名远扬的天津市南开中学,数学学科副主管张广民告诉记者,目前,该校正在与一起教育科技平台合作,尝试借助一起中学APP等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印象最深的是软件里有一个错题板功能,“以前我布置一些测试题,学生自己做完了,一对答案就完了。现在我都要求他们,做完了之后,走一遍软件,软件会把每个学生的错题直接归类,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了。”因为每个人错题不一样,该软件甚至还可以把与之相类似的一些题向学生推送,类似于淘宝中的“猜你喜欢”,它是“猜你可能会错”,“这其实就是通过大数据跟踪学生的解题轨迹,然后进行精准推送。”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种有针对性的复习,确实比之前动不动就“抄全书”“卷子重新做一遍”更有效率。南开中学的数学老师谭毅说,“今后每个学生可能将会有不同的考卷”。

老师:“以前是老中医,现在是中西医结合”

在南开中学数学教研室,谭毅老师说,“我们数学主管林秋莎老师讲过,以前我们就是老中医,靠经验,靠把脉。现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我们成了中西医结合,通过数据结合经验,方向更明确,把握更大”,比如,出题方面,“以前出题更多的是靠经验,现在出题更多的是数据的支撑”。

张广民老师举例,“以前只能看到一个题的得分率,比如说得分率60%,我们知道这道题学生做得不好。究竟怎么不好了,搁以前我们就得把卷子拿过来一个一个翻,效率很低。现在借助这个产品,在电脑上,鼠标停留在错题上,学生怎么答的,都一一蹦了出来,这对我们来讲,了解学生的情况真的更方便了”。

说到平时上课,张老师感触更深:“软件可以迅速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之前,做一个东西(图表之类)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现在借助软件,比以前在黑板上用笔来画节约很多时间,而且更精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数据足够丰富,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又足够强,那么这个学生的学情画像就出来了。基于此,教育教学中人们倡导的“因材施教”的理念,似乎就有了着力点。谭毅说,南开中学高一每周都有巩固知识的小检测,“我们把数据都录入进来。等到高三汇总的时候,每个学生这三年的变化可以看得很清楚。当然如果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把平时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都录进来,这么一来,这个学生的学业表现就很立体,老师指导起来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以往,教师常常受限于繁琐的作业批改、统计任务之中,难以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优化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师批改作业这种低级的重复性琐碎劳动会越来越少”,张广民老师说,在一起中学平台上,当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后,通过扫描可以及时将成绩录入系统,并及时将班级的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此时教师仅需点击“学情分析”的选项,就可以了解班级平均错误率、班级薄弱点、学生完成情况排名,甚至细化到学生个体的能力分析等多方面内容。根据系统提供的这些分析数据,教师便可在备课时调整下次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并对班级错误频发的习题进行集中讲解训练。

质疑与困惑

神器当“拐棍”好不好?

事物总会有两面性。一些家长发现,或许因为多了搜题神器这类“拐棍”,孩子遇到“拦路虎”二话不说就“拍一拍”,做题效率确实提升了,但思考、顿悟的动力却减少了──如果是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类的,当然无所谓,可对于数学这种需要“穷究事理”的科目,如此轻而易举“摘到桃子”似乎不好。他们对此表示担忧。

南开中学的数学老师张广民说,针对数学难题,他也不是特别鼓励孩子们用软件搜答案,因为这个有思维惰性,“只要不会了,一拍就知道了,但并不是真正从背景知识去理解这个问题,只是浅显地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久而久之,学数学变成了用一种记忆的方式学,这很不好。数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要学会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点很重要”。

“所以我觉得老师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张广民说,老师去讲数学,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这道题应该怎么做,而是更多地讲解应该如何分析这个问题,我们怎么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让孩子们通过这一道题学会一种解题的方式和方法,这个更关键,“至少目前的APP我看是很难做到的,它更多是答案的堆积”。

常常触网会不会伤眼?

“这一届”中小学生的家长,多半是“75后”的一代,对网络早已不再妖魔化,对孩子触网也持开明态度,但唯一一点:担心孩子视力。

“宝贝,我不是不想让你看手机,主要是担心你的眼睛。”相信很多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

今年夏天,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学校应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学生视力问题已经引发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

对此,一些在线平台针对性地推出护眼举措:每隔20分钟,系统就会对学生发出提醒,暂停平台使用,提醒学生去休息远眺;当学生用眼姿势不正确时,系统会暂停并发出警示。“每次我做作业累了,眼睛离屏幕越来越近时,屏幕里就自动跳出小框框提醒我要远离屏幕,现在我会习惯性地与屏幕保持距离。到了夜间光线变暗时,平台还会自动调整为护眼光,亮度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河西区一名初二学生告诉记者。

仅有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需求即是商机。有在线教育平台人士透露,一些市场机构正在玩命研发“不伤眼的显示屏”。

电子化是趋势有趣的灵魂不可替代

“我们学校电子化教学手段使用得比较频繁。”南开中学的张广民老师说,教师把这些软件已经融入课堂了。举个例子,上数学课,老师会准备课件,上课带着便携的笔记本去,讲到某一个问题需要做一个图,就随时拿笔记本打开做,然后在学生面前演示。“不是为了用这个东西而用,而是真正融合在教学过程里面。我觉得信息化教学是一个趋势,技术确实在辅助我们,信息化技术确实挺先进的。”

谭毅老师还介绍,他们数学教研室组建了一个专门团队做数据分析。小组成员经常利用中午时间讨论:到底这个试卷用哪些数据指标衡量更好一点?在没有相关软件之前,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人工输入,“第一次考试,我输入了2万多条数据,”谭毅记得很清楚,“现在这些数据不用人工输入了,这对我们来说解脱很多。”而且,有了大数据支撑,出的考卷对学生的考察也会更全面,难易度、区分度也更加明晰。比如,老师出了一道题,原本认为80%的学生都能做对,但结果却只有50%或60%做对了,这个问题出在哪?我们以前找不到,但现在卷子扫在里面,我们可以把学生做错题的位置给调出来,看每个学生究竟做的是什么样的,然后从中找规律,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出错。

记者采访发现,在几乎离不开网络的时代,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都认可教育教学的电子化趋势,只是对电子化在其中的“分量”占比有分歧。

一些年轻人对未来教育给出了更加大胆的想象。在知乎上,自称“在线教育旁观者”的黄鹤作出了如下畅想:

1.未来的教学大纲,只规定范围和目标,考试通过了就授予证书,无论年龄大小;

2.没有年级班级和学校的概念。学校沦落为现在的培训班,为任何需要辅导的学生服务;

3.学生像逛商场一样去不同的学校学习,大部分课程在网上、家里或旅行途中完成。去学校只是寻求辅导。没有固定的班级,也没有固定的年级。数学可能学到现在的初三,语文可能到了高一,英语可能还在初二,没有关系,按照大纲,在规定年限拿到全部合格证书就算毕业;

4.试卷是随机生成的,一个考场没有一份学生的考卷是相同的;

5.学校不是现在的全科学校,而分成运动学校、音乐学校、美术学校、生物学校、数理化学校……学生也不是固定在某个学校读书,而是像挑选商品一样去不同的学校学习。同学也不是局限在某个班级某个学校;

6.学习也不需要那么励志,更像上网吧打游戏,在高手(辅导老师)的指点下轻松快乐地进行……

黄鹤的畅想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这或许是很多小伙伴向往的未来学习生活吧。

不过一些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互联网+教育,对于“授业、解惑”的辅助作用将越来越大。至于“传道”,技术手段可以提供支撑,但真正润物细无声、文而“化”之,或许更考验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同于零售、出行、支付等行业的独特之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不管科技如何进步,有趣的灵魂永远不可替代。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