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开创发展良好局面
【慧聪教育装备网】坚持教育普惠性
2017年,全省幼儿园8257所,比上年增加362所;在园幼儿200.9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省普惠性幼儿园5816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70.4%,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33.0万,占全省在园幼儿总数的66.2%。2018年,实施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6%以上。
坚持教育优质均衡
城乡统一实行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制度,从2016年开始,全省指标分配的比例已达80%,引导学生就近入学,努力消除“择校热”。2017年底,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2017年秋学期,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接收残疾儿童少年458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4%。
坚持教育信息化建设
开展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试点。启动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学校推选工作,遴选364所学校作为首批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学校和实验校。在线课堂实现了教学点全覆盖,为4900个教学点开了36.67万节课,涉及音乐、美术、英语等8个学科,总受益学生33万余人。按照平均每个教学点开设两门以上课程,相当于补充9800名教师。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个决定,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体制多元化、政府职能与学校办学自主权、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多元筹资等核心问题,并由此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大幕。33年后,在今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主席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他在讲话中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开创教育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
学习文件领会内涵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我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意见》下发后,省委书记李锦斌作出批示,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事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务必摆上突出位置,坚持“四个服务”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上下功夫,走出服务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新路子。
2017年9月30日,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了《意见》,深刻领会《意见》重大意义,全面掌握《意见》内容。全省教育系统也开展了深入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更加关注教育公平,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使教育更加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指导思想。进一步坚定推动教育改革信心,找准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改革举措,把改革举措转化为人民可感知的具体教育发展成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力推进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
充分调研创新起草
2017年,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厅会同有关省直属厅局,组建5个调研组,分赴16个市,实地调研了31个县(区)、78所各类学校,共召开各类座谈会26场,征集书面材料225份,收集意见、建议497条。此外,调研组还专门赴江苏省、山东省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调研,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工作思路,形成《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为即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提供了依据。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委书记李锦斌批示要求,省教育厅组织起草我省《实施意见》。初稿形成后,书面征求了21个省直属部门和16个市政府意见,修改后报送省政府。2月12日,省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6月11日,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我省《实施意见》主要创新点:一是鼓励多种形式办园。坚持公益普惠、政府主导,健全“省市统筹,县级为主,乡镇(街道)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细化全科型乡村教师培养任务。提出“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2018年至2020年每年培养2500名左右全科型乡村教师,毕业后由生源地县级教育等部门按定向培养协议占编分配到指定的乡村学校任教,任教服务期不少于六年”。三是努力破解择校难题。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坚持将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不低于8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到校指标分配适当向乡村初中学校倾斜。四是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建立年度专业布点和人才培养分析报告制度,市级政府加强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分布,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进一步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优化职业教育集团、高职院校联盟合作机制。五是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力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高等学校编制周转池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明确任务有序实施
在《实施意见》制定的同时,我省努力把《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与我省已经开展的各项改革相衔接,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对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教育系统管党治党制度化、常态化有力有序推进。二、坚持普惠性,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公办、民办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三、坚持优质均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制度。五、聚焦提高质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六、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七、积极鼓励支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八、创新管理制度,促进校长教师交流。九、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我省在优化教育结构、深化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多指标超过了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相当多的指标走在全国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教育工作呈现出省级统筹、分区推进、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复杂性、综合性、艰巨性更加凸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取得突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下一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围绕我省《实施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认真谋划、实施年度教育改革项目;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有效破解教育发展的“木桶”效应,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围绕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提升质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发展支撑体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