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师者 | 老青教授:“我不怕学生麻烦我。”
【慧聪教育装备网】
她是教学名师
她是国际学院院长
她爱学生而又怕学生
她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熟悉的面孔
她就是老青
她用在北青政执教25年的经历
生动诠释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教师1.0:有理想信念
教师2.0:有道德情操
教师3.0:有扎实学识
教师4.0:有仁爱之心
今天小Young将带你走近
国际学院院长老青!
教师1.0老青从教的故事
青老师说,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因此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很熟悉、向往。
在青老师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份很光荣的职业。有朝一日能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书写芳华,这成为了她的初心和梦想。
小时候的青老师(中间)
老青的父母把大学老师这一职业过成了一种生活状态,经常会就“教育”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在言行举止当中,教育的痕迹也处处可见。
就像是一块白布丢进了大染缸里一样,老青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也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哪怕它尚在孕育着,但一颗“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萌芽已经悄然破土。
在老青的脑海中,有一幕画面反复重现。似乎父亲一直住在她的意识当中,每天都会通过撞钟的方式勾起她往日的回忆。父亲好像一边警钟长鸣,一边悄悄地念叨着:严谨治学,切勿忘怀。
那时老青的父亲正在批改卷子,在判到某张卷子的时候,他先是迟疑了一下,随后不紧不慢地给这位同学打下“59分”的尴尬分数。青老师在一旁不经意提了一句:“爸,就让他及格吧。才1分而已,给他一个机会吧。”
但父亲却说:“胡闹!这哪行!要知道,你哪怕一个数据错了,整个火箭都飞不上天,甚至会自爆!学习这件事,不能马虎、凑活,一定要严谨、认真。”
后来,青老师在编写《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时,曾写道:
感谢始终怀念的父亲老亮,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父亲伏案备课的身影、和蔼可亲的笑容、孜孜不倦的教诲……永久地、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并始终激励着我,伴我成长,把我引向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之路。我始终把父亲当作“一盏永不磨灭的灯”。这本书,权当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与父亲的心灵交流。
后来青老师如愿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虽然在教师家庭的熏陶下,青老师已经对师范院校的严苛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百闻不如一见,师范院校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度,只有在读师范生知道。
从教学基本功抓起,死抠细节、做精做好。一份教案,要经过层层审核,往往要设计上好十几遍才能通过。有时,仅仅是因为发音不准确、词义不确切,就要被批评到灰心丧气。
要有雷雨的历练,也要有春雨的滋养。在学生们垂头丧气时,老师们也会对教案的优点、闪光点不吝夸奖:“尽管如此,你的确是个教书能手,加油吧!相信以后你一定是位好老师!”
大学四年中,青老师在经历无数次否定和肯定的洗礼后,慢慢地也强化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还有让他们能方向明确、脚踏实地并心怀希望地逐梦远方。”
1994年,老青大学毕业10年后,来到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那年,她30岁。清艳脱俗、华如桃李。由此,老青开始了自己25年的教学生涯。她与北青政、与国际学院、与老师、与同学发生的种种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关于学生,青老师说过一句话:
“我教书这么多年,越来越发现师生这段关系是相互的。我在教学生,学生给我的启发也很大。在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给我灵感的,我会汲取这些灵感,融合专业所学的知识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进步。”
正如青老师所说——“收获北青-感恩北青-记忆北青”
教师2.0做一个将高光更加Shiny的引路人
2002年,老青38岁,她已经在北青政教课8年了。从当初的那个讲师,成长为一名副教授。在这一年,青老师又多了一个身份——班主任。
“2002年我教的这群孩子特别乖、特别听话。不论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碰见什么事,都会先找我咨询一下,会很在意我的建议。
我在他们心中就是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那年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应该说,是他们让我从一名教专业课的教师成功转型为陪伴、引导学生成长的老师。”
“这群学生是我的第一批孩子,遇见他们我是真高兴!在教育生涯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当‘妈妈’,当然就会全力以赴地呵护自己的孩子。”
不同于当普通教师,成为班主任后老青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交流更深入更广泛。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这段经历,让青老师确信: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而作为班主任,只需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参与各类活动;传授方法,让孩子们提升英语水平。
说罢,老青抿了一下嘴,然后蹦出两个名字:“2002级的学生里,我有两个很骄傲的孩子,一个是王晶,一个是吕爽。
第二排中间白色衣服的:吕爽
第三排右二王晶
“我的班长王晶,给我很深的印象。”
王晶本是个很自卑的孩子,独立性强,英语水平也不是特别好。而且王晶还有点怕青老师。使得老青在刚开始和王晶接触的时候,王晶是有点抵触的。
但老青几乎每天都会找她聊天,聊学习、聊班级、聊未来、聊爱情,这么一来二去,青老师基本就把王晶看作自己的女儿了。青老师也发现,这个孩子不是一般的成熟,很是稳重有序。
慢慢地,在老青的引导下,王晶逐渐找到了自信,将班长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一的时候,在王晶的管理下,老青班级的早自习氛围极好。虽然王晶默默无闻、不爱出风头,但在组织协调、党务活动上她却得心应手,每次任务都发挥得十分出色。
同时在学习上,老青经常给她设定学业底线要求,让她一次次突破自己、挑战自己。而王晶也没有让青老师失望,甚至让她惊喜!
毕业后,王晶尝试创业,不畏艰苦,勇往直前。如今的她开办了培训学校,管理多所校区。
“还有一个孩子,叫吕爽。”
吕爽是一个热爱生活、勤奋努力,永不服输的孩子。虽然英语并不突出,但她总是“笨鸟先飞”。老师布置一份任务,她就会加倍完成,很是靠谱、高效,并且敢说敢做,勇于挑战。
记得有一年青老师给吕爽等同学介绍了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老师觉得机会很难得,可以让大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只不过当时老师并没有考虑过争个名次,“毕竟当时参加比赛的都是本科院校的学生,我当时就想着让他们经历一下,没想过可以获个奖什么的。”
“老师,您会过来看看我们,给我们加油鼓劲吗?”
“会的!放心吧。”
不巧的是,当天老师要上课,而且老青恪守“坚持不调课”的原则,无奈之下只好爽约……
结果,等吕爽和其他同学回来后,首先就跟青老师取得联系:“老师,您怎么没来给我们加油啊!您要是来了,我们肯定获奖了啊!!!”
青老师听出电话那头是真的生气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愧疚。
感动的是,没想到大家对自己这么重视;愧疚的是,如果自己到场了,他们可能真的就获奖了。从此只要是自己指导的英语技能比赛,她再也没缺席过。
后来,吕爽不仅顺利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还成为了一名“英语导游”。
左3(女),2002级的吕爽与老青一起当专家
吕爽在毕业多年后,曾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过自己在工作当中遇到的奇事:
刚开始做导游的时候,因为吕爽是新人,多多少少会受欺负。
有一次,公司接到了国外旅行团的单子,但大家因为觉得有语言障碍,都相互推诿,最后就推到了吕爽这里,然后她就接受了。
凭着过硬的能力,吕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最后不仅得到了客户的赏识,还赢得了公司的信任——公司决定让她当“国际领队”。机遇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
命运无常,好事不可能总在发生。
吕爽同学也遇到过出海时,大浪把游客卷走;带团去外国时,遭遇歧视华人的事件……但她都没有慌乱,反而异常冷静地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这些经历,在吸引后辈们无限膜拜的目光的同时,也让青老师感到无比骄傲。看到曾经的学子如今出息的模样,老师眼中溢满了慈爱的泪光。
王晶、吕爽,都是青老师众多学生当中的小小缩影。她一直坚持对北青政的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追求:学无止境,学历只是一个个台阶;旅游英语,重要的不是和外国人沟通,而是输出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喜欢中国、向往中国……
提出要求和追求,只是提出了一个方向。如何做、如何实现,这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指导。因此,老青经常会跟同学们私下沟通、交流,力求用她的理解、经验,给同学们提高层次、扩张格局、开阔视野、刷新观点。
青老师说:“我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无限可能,都有独属于自己的Highlight,而班主任就是一剂催化剂,是将可能变为现实、将高光更加Shiny的引路人。”
教师3.0课堂上奇妙的报数方式
2008年,老青44岁,她的班主任角色迎来了再度升级。
“2008年我教的这群孩子非常活跃,而且他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有很强的主动意识,他们会主动问你一些事情,而且会跟你一起交流。
没有以往师生之间交流的紧张、害怕、生疏。跟他们相处,你会感觉很舒服。在他们心目中,可能也不把你当老师,更多的是‘青姐姐’,也是‘青妈’。”
此时的青老师,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关于如何与学生更好地相处也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注意去“变”。
课堂氛围要变幻莫测。在同学们眼中,青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她从不循规蹈矩,上她的课必须要打足十二分的精神头来应对。青老师的课堂总少不了各种“脑筋急转弯”式游戏,报数游戏就是其中之一。
报数的基本玩法很简单,就是“1、2、3、4、5、6……”这样报数,但青老师设计了一个高阶的玩法,就是报到某个数的倍数,不能说出来,要拍掌跳过。比如设计“2”的倍数不能说出来,那么“2、4、6、8……”都要拍掌跳过。
通常玩这个游戏,起点不固定,可以从“28”开始数起,也可以从“77”开始数起,而且设计某个数的倍数也不固定,通常都会选择“5”以上的倍数开始玩,这样会给同学比较合适的反应时间。
同时青老师还会建议学生们用英语说出来,当然如果一时说不出来,也可以用中文代替。对于挑战失败的同学,老师会请他来台上表演个小节目,大家都会玩得很投入、很开心。
青老师尤其喜爱“报数游戏”,不仅能放松紧绷的学习氛围,还有助于缓解部分学生对数字不敏感的情况。游戏是形式,里面装着的还是教学内容,寓教于乐莫过如此。
还有就是“动态分组”,在青老师的课堂上,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同桌,明天还会不会在你旁边。青老师认为,一来可以增强课堂的新鲜感,二来有利于同学们适应日后变化多端的社会节奏。
青老师在结合授课老师和班主任的经验后,得出了一条个人观点——想解决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爱玩手机这样尴尬的教学状况,要靠老师们多从自己找问题、找原因,由“学生们为什么不愿听、不愿学”的角度上考虑,以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一排最高的男生就是乔伦
一次,班里有个叫乔伦的男同学说:“青妈,这个作业我不想做。”
如果你作为一名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听到这句话会作何感想?
青老师会这么说:“那就做你喜欢的吧,只要包含听力基本技能,做什么作品都可以。”
于是乔伦交了一份“篮球比赛解说”的听力音频。其发音、情绪、专业名词都用得出神入化,感觉就像是真的解说员一样。
后来,他就是在毕业后,也经常在大学时期就组建的“配音群”里,发一些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惟妙惟肖的佳作。
乔伦同学给老师带来两次惊喜,一个是配音作业,另一个就是那幸福的课前瞬间。
那是大一的下学期,青老师不小心把脚崴骨折了。
但她决定还是要把课讲下去,并不是怕调课麻烦,“主要还是挺喜欢这帮孩子们的,也放不下他们”。但没想到的是在老青进了东校区之后,看到了让她一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温暖感动的一幕:
青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从学生宿舍那儿一路小跑来校门口接她。走到老师面前猛地就是一蹲:“老师,我背您进教室。您就把拐棍扔掉吧,我背您进教室!”
当时青老师感到一股暖流直撞心口——“这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啊!”
老青与乔伦一起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台直播
教师4.0心里始终装着学生
青老师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当了25年的老师,积累了不少校内、校外的人脉和资源,而她也尽全力地用这些人脉和资源为学生们拉关系、找资源。
在听老师说到跑企业的经历时,小Young感觉眼前的老青不像是老师,更像是个商人,她的客户就是国际学院众多的学生。
“在我和企业谈合作的时候,谈小学期实训、谈毕业设计,首先讲的是学生待遇,绝不能低于什么范围,包括上保险、工资情况、企业推荐……这些都是签合同的必要条件。”
正因为如此,国际学院的学生们都信赖青老师,她的学生,有的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台直播;有的去大使馆工作;有的去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最近,青老师还和伊顿国际幼儿园签了合同,为众多学生提供了实习、工作机会。
社会上的合作企业也信赖老青,虽然公司里有许多学生是来自其他学校的,其中不乏211、985等名校,但最终能沉淀下来的,只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留得住、用得上、很靠谱,无愧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也正是在青老师如此用心的跑企业、找关系下,国际学院小学期的内容安排显得尤为妙不可言,同学们纷纷表示小学期的内容经常要比上课更好玩:
去大使馆体验日后工作的环境、去中央电视塔的精神文明厅体验讲解工作、为APEC峰会服务……
老青虽然喜欢“玩儿”,但她从不“瞎玩儿”,貌似趣味性十足的小学期,其核心价值是与专业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一定要把‘让顾客舒服’放在首位,从言行上将服务工作做得扎实、深入。”
老青:当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不害怕同学麻烦我,我害怕他们不理我、忘了我。
我总觉得我应该把自己知道的、经历过的、同学们应该了解到的都告诉他们,我也不会在意学生们到底看不看,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从1994年留校任教至今,青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已有25年的积累。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她奉献的不仅是花样年华,还有身体健康——青老师一度因为嗓子使用过度,患上了声带息肉,最后不得不住院做手术。
对此,老师只用三句话带过: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如今已过知命之年的老青仍旧认为:当老师,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的时候我觉得,在自己老了的时候,回忆这些事情会感觉很美好。
她保存许多珍贵的和历届优秀学生的聊天记录,并时刻在朋友圈中关注在校生、毕业生们的动态,时常还会通过微信、短信与他们联系。
哪怕是群消息,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回复,青老师也会代表老师回复的。
10年期间,看着不计其数的新生们朝气蓬勃地进入了这个校园,带着各自的特点与标签。
在她看来,每位学生踏进校门时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基础差但他能吃苦、有的人可能记不住单词但很外向……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骄傲,这一点也许学生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2018年3月26日,在北京高职院校2017年实用英语演讲比赛中,赵一击败了其他11名进入英语专业组决赛的选手。
令人意外的是,赵一在场外还是一位肾移植父亲的女儿,她在获奖感言中说:“我想借用这次比赛的格言‘继续前进,永不放弃’。正是这句格言让我今天站在这里。”
作为一个女儿,她有必要照顾她的父亲。与此同时,她还坚持准备英语比赛。好在赵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国际学院的老师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施以援手。
每周课后,赵一的导师李青都会在课余时间全力以赴地辅导学生;BYPC英语系副主任在她下班后逐字逐句批改家庭作业;姜丽、刘晓晶、刘卫红、周金凯等老师以及三名外教也对她进行了培训;还有葛岩老师帮助她挑选比赛服装;老青帮助小女孩学会了如何平衡家庭、学习和比赛……
老青说,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这一点从学院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2013级有一个学生叫“郝婉蓉”,青老师、葛岩老师在和她聊天时,了解到她虽然有资格专升本,但家里并不支持,她感到很苦恼。
过了几天,国际学院组织了一个校企合作的论坛,特别把孩子的父亲请来了。青老师和许多老师什么都没说,论坛结束后孩子的父亲找到了我们:“我一定支持我的女儿读本科!”
后来她顺利专升本,现在到新东方工作。
郝婉蓉(右4)
2013级还有一个叫刘伟乾的同学,来自河北农村,曾经以“优秀学生”的身份被《中国青年报》采访报道。
来学校的时候,他虽然是年纪最大的,却也是班里学习最刻苦的。他曾经问过青老师:“您觉得我以后该怎么走啊?”
青老师毫不犹豫——“专升本,你就选择一个家庭环境允许的专升本的学校。并且参加每个学校的活动、比赛。”
结果,刘伟乾同学果真按老师的建议去做了,不仅每科成绩是最高分,每个奖项也都是最高奖项,包括国赛、市赛。甚至不仅顺利专升本到了联大,还拿到了自考的文凭。
此时老师说:“本科,不是你的终点,你要向博士再努力!”果然,刘伟乾真的就从联大考到了北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并且在考研中成绩位列第一,超过了所有本科院校的研究生。
青老师跟刘伟乾约定:“下次你再见我,我希望能看到你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毕业前,青老师留下了刘伟乾的六级证书。因为他的六级成绩,直到目前,还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最高分。
北青政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事迹被媒体宣传报道过的有:
张超(左2)
与老青一起进社区,带领社区老人学习旅游法
之后接受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采访
2016级学生吴嘉寅给老师很深刻的印象。青老师还记得最初的时候,他是个很在意自己发型的男孩,总在朋友圈发一些自拍,而且他很有自己的想法。
吴嘉寅(左一)
有一次比赛的时候,葛岩老师已经给他挑好了参赛时比较适合的衣服,但嘉寅还是选择穿自己带来的衣服,因而比赛成绩多少受到了影响。摔过了跤,就会知道疼,就是成长。
后来他的朋友圈,慢慢开始出现了英文——“每日精读英文外刊”打卡、用英文发朋友圈、感受英国剑桥大学的风貌学风……
从朋友圈中,我可以看到他开始爱锻炼、爱生活、爱学习,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是老青所喜闻乐见的。
2018届毕业生“李光宇”也是老师欣赏的学生之一。
既因为他哪怕不擅长英语,还是硬着头皮把导游证等该拿的证书都拿到手。
也以为他的温暖、热心肠让老师一直把他当家人一样。
曾经有一段时间,李光宇同学坚持早上起来在学校大声说英语、背英语、“疯狂英语”。青老师说这是她的建议,在老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种浪漫的学习方式。她还说:“我还一直等着光宇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呢!”
还有,拥有北外本科+联大本科的英语专业双本科的毕业生王庆慧。
王庆慧(上图左2)
还有明年即将毕业的秦雅倩,她将成为一名翻译专业研究生。
右1:秦雅倩
“学无止境,专科只是中转站。”
老青乐于看到学生成为业界精英,但是他更为期待的是,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经历能让他的孩子们更加幸福,并打开一扇知识大门,给他们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在未来走出校门后继续丰富学识、知行合一,开拓进取、学无止境。
他提醒着:“来到这里,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是谁’,还有‘你往哪儿去’,之后你再谨慎地选择老师们供你挑选的路线。”
也祝福着:“幸福和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老青,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有时她任性得像个孩子
有时她亲切得像个姐姐
有时她温暖得像个妈妈
在采访老青的时候
小Young经常会被
老师灿烂的微笑所打动
老师几乎是每说到一个孩子
嘴角就会止不住地上扬
当年往事、当年情
仿佛都历历在目
因为平时要处理的文件很多
所以老师已经养成
经常清理手机、电脑空间的习惯
但上文里的聊天记录、老照片
老师几乎都一直存在手机里
“哪里舍得啊,都是珍藏的回忆”
老师念旧
念旧的人最是情深
那么什么是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师
应该做的事呢?
那便是:
授一技之长,育学子之德
助职教之力,强人才之路
小Young代表所有莘莘学子
向所有教师们衷心地说一声
“谢谢您!”
老青
1984年老青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1994年任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旅游英语专业带头人。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旅游英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职业英语分会常务副会长。
主讲课程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英语速记》、校级精品课程《英语听力》、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以及各级各类英语考试培训课程。
创建网络课程资源: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慕课平台旅游英语专业“导游英语”;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英语速记”和“大学英语”;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旅游英语专业“旅游商务英语口笔译实训”、“行业英语速记实训”;北京开放大学“一带一路英语通”。
曾荣获2008年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7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术技能比赛(高职组)英语导游服务比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2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荣誉称号等等。
其中,青老师荣获的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均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发的,这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高荣誉。
在校期间,先后带领老师们一起编著《出入境服务与管理顶岗实训指导书》《英语语法应用实训指导书》《职业英语教学研究》等诸多教材,并参与研发教材配套软件。
其中《实用英语速记基础教程》《实用英语视听速记实训教程(旅游专业)》分别荣获2011年、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