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慧聪教育网】随着2009年微博的出现、2011年微信的诞生、2012年“慕课”的上线、2013―2015年APP的爆发式增长等,互联网日益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着全新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对于“网络式生存”的大学生群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最大现实性难题就是:如何同互联网争夺学生。触屏可及的海量信息、即时传达的新闻资讯、多姿多彩的视听资源、引人入胜的游戏世界等对大学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固守于“以不变应万变”“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旧瓶装新酒”,则势必会出现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所指出的“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够时尚,缺少亲和力”的问题。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意见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指导。
一、“互联网思维”内涵与特质
“互联网思维早是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的:“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从一般概念上而言,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方法来思考,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发挥互联网的精神和价值来思考。与传统的单向度、两元思维不同,互联网思维强调多维度,强调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互联网思维包含着开放心态、好奇心、独立性、自信、坚持性、元认知等许多积极的思维特质,这些思维特质融合交织构成互联网思维的五大核心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这五大核心思维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方式革新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互联网思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当说,当前我国高校在利用互联网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推进大学主旋律教育和主阵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深入实际来看,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着“两层皮”和“一头热”的现象。“两层皮”现象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和网下的衔接密度、融合程度以及相互支撑的力度和效度不高;“一头热”现象则突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应用使得技术层面的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超过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科学性、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造成这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互联网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而非“价值认同”层面,实践上难免与“网络化生存”的新一代大学生在思想、思维、情趣、话语等方面产生疏离与隔膜,导致“针对性”和“亲和力”不高的问题屡屡出现。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更加强调对象主体性(用户至上)、可参与性(交流互动)、可理解性(直观简约)、可合作性(跨界平台)等方面,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互联网思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贴近网络时代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诉求,主张教育主客体在网络上平等交流,倡导开放兼容、共建共享,这与当前学生主体性发展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
可以说,应用和实践互联网思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是解决上述“两层皮”和“一头热”问题,提升面对网络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可取之法。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与网下教育的紧密衔接;另一方面,更需着力做的,就是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实践互联网的理念、价值与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模式、形式、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对象做出网络化思考,充分重视和发挥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效用,也要注重消除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
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就是要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特点做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将互联网思维的某些特质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其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为了达成此目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提升“价值认同”,使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互联网思维”、理解“互联网思维”、适应“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逐步走出对互联网的定位限于“应用技术”层面的理解,通过系统化、专题化的培训教育和自我学习,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的特质、作用和价值,掌握其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式,对具体的融合方式与实践有更为科学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结合各自部门的校情、生情实际,掌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方面的变化,提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理解力,同时要加强自身的调适能力,既要重视教育对象知识体系的形成与认知观念的接受,也要注重互联网思维价值观的普及与涵养的提升。
第二,借鉴“用户思维”,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方式。纠正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上存在的被动式、简单化、形式化的弊端以及网上与网下融合上的“两层皮”“一头热”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聚焦当前大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开辟多渠道和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第二课堂,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推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融合,在理念、模式、方法、机制以及队伍建设上进行系统化的改革与尝试。
第三,应用“平台思维”和“社会化思维”,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资源整合,在全局层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效应大化。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多样化的平台资源,都是可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的有益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学习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与社会化思维,打破各自为战的“一亩三分地思维”,要敢于并善于将传统渠道与网络平台,以及不同网络平台中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有效链接。例如:对于某些开发和利用较为成熟的网络课程资源与平台、网上课堂系统等,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策略,不追求完全自主开发或者推倒重建,实现教育资源集约利用。其次,应学习和应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社会化思维,放弃传统的“界别思维”和“小圈子思维”,进行扁平化的顶层设计,创设特色鲜明、参与度高、应用范围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借助社会化的网络传播、口碑营销或朋辈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网民主动接近、积极参与,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共建共享。
第四,实践“跨界思维”,发挥多主体、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高校应提供平台,创新机制,要让学生最服气的人来讲思政,要让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来讲思政。要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有良好学术声望的名师名家等走进高校思政课堂提供机会和条件。这样的人,学生才服气,这样的人讲思政,才有说服力。他们取得的成就,人生的阅历,就是一堂鲜活的关于中国故事中国成就的思政课。同时,大学的校长和书记,是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旗手,也应该下到课堂去讲授思政课,要努力成为思政课的教学名师,成为学生眼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就网络思政而言,构建大学生校园网络群体、网络组织间的联动机制,凝聚大学生网络精英团体,创建“网络精英―意见领袖―网民群体”的发散、多维、立体的网络格局;建立网上网下思想工作联动机制,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两课”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以重大事件为契机,以网络共议实现价值澄清,以师生间的平等开放的网络对话,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启发思考,凝聚共识,烘托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高校教育部门应积极联合网络技术部门研发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产品,可以开展有偿服务借助商业网络公司技术力量建设一批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网站,做好正面引导;另外还可以通过与网络运营商和产品开发商开展项目式合作,积极开发符合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且为广大学生网民所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诸如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广告、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短信等,实现思想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寓教于乐、寓乐于教,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校园网上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第五,以“简约思维”加快思政话语方式的转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加“网络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创造与整合带有互联网思维内涵和取向的,且具有简单化、符号化、抽象化特征的教育教学信息,话语表达要更丰富、多样,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将理论术语与现实生活话语有机结合,将灌输引导过程中晦涩、抽象的术语表达简单化,用普通大众可以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出来,实现由单纯抽象理论灌输向直面实际生活转变,并且切合大学生网民对信息包装、传播形式的审美要求,以大学生网民群体间通行的网络语言形式开展网络传播;同时更要对焦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增强教育内容的“故事性”,找准大学生情感的共鸣点,营造平等对话交流的文化氛围,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为本”的亲和力。
为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和组建既懂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懂网络技术,且能熟练使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汲取与借鉴网络语言的积极因素,开发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网语体系”,通过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与表达形式,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使其有效融入大学生网民的“交往话语”之中。遵循网上活动规律,实现与各种网络通讯工具接入终端的深度融合,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实现对广大学生网民的浸润和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