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凝聚师生情家校情,随锐瞩目助力招远一中搭建网络课堂
【慧聪教育网】招远一中前身为招远中学,始建于1924年,已有近百年历史。1951年,在招远市文化路12号建成省立招远第一中学;2003年8月,招远一中新校区在开发区建成并开始招生,开启了一校两区模式;2018年7月,招远一中西区东迁,两校合一,成为了今天的招远一中。目前,学校总占地301.25余亩,拥有66个教学班,484名教职工,2878名在校学生。其中高三29个班,1295名学生。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校"、"全国211工程大学及重点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全国奥林匹克竞赛金 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具有办学特色高级中学"、"烟台市明星学校"、"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等140多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图:招远一中校园全景
招远一中近年来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走在了前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通过随锐瞩目视频云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全体教职员工在栾忠武校长、姜本清副校长、曲志学副校长的带领下,率先保证了高三学生的冲刺备考,其他年级紧随其后,保障"停课不停学"。在我国的集体防控和全社会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好转,全国很多中小学已经确定了开学日期。这段依靠"网课"连结师生之间的日子,发生了很多凝聚着浓浓师生情的故事。
率先部署,随锐瞩目成为最终选择
早在2月1日,春节假期尚未结束,招远一中的教职员工便在姜本清副校长、曲志学副校长的部署下开始了网上教学的部署。停课不能停了学,这是招远一中面对疫情快速的反应。各位老师明确了在线答疑、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的模式,并结合用山东省教育厅免费开放的优质资源以及其他优质网络资源内容,在集体在线备课研讨的基础上,制作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预习指导视频。
在搭建"网络课堂"的工具方面,招远一中的老师煞费苦心。通过对多款软件的体验、比较,随锐瞩目视频云平台凭借流畅的视频会议体验、丰富的线上互动功能成为老师们一致的选择,随锐瞩目为招远一中免费开通了30个200并发方账号,全校66个班级全部顺利进入"空中课堂"模式。
图:招远一中线上授课截图
随锐瞩目的在地服务商:富笙科科技有限公司及富士康集团烟台公司教育团队的全体人员更是给予了全力的保障,全天待命,随时提供技术保障服务支持,得到了校方的高度赞扬。
关注网上教学衍生问题,全方位关爱学生
为了学生能高效学习,老师们苦心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他们不但关心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关心学生学习时的心态。网络课堂开展后的几天,姜本清副校长通过亲身调查学生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对"网课"的新鲜感,开始迫切希望回到校园。他向招远一中所有老师倡议:"不断变换网络课堂外在形象包装和内涵结构重组、变换课堂组织形式、不停地切换风格,让学生有所期待,引起欲望和征服感。老师是"一个新鲜人",才能让课堂永远保鲜,才会使学生的心灵永远保鲜。
招远一中的老师不仅使用网络课堂传授知识,更努力通过网络将教育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图:招远一中教师熟练运用瞩目标注功能为学生讲解题目
使用瞩目召开誓师大会,仪式感满满
虽然无法回到校园,但招远一中仍旧重视学校日常活动的举办。这些活动对学生有着激励的意义,更有助于维持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随锐瞩目视频云平台在日常教学之外,也被招远一中的老师们开发出了特殊的使用方法。
2020年2月28日,招远一中2017级全体师生借助瞩目视频云平台,举行了2020届高考倒 计 时100天网络誓师大会。本次大会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直播的形式,将本班学生、家长聚集在屏幕前,一起见证这庄严时刻。大会在激昂的国 歌中拉开了序幕。
姜本清副校长做了高考百日动员讲话。他鼓励高三的勇士们要掌握高考致胜的,调整好状态,把握好节奏,自信自强,背水一战!他告诫大家:要尽快适应网课形式,找准网课节奏,把网课学习打造成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他希望大家以对自己一生负责的态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变决心为信心,变誓词为行动,以必胜的信念,坚韧的毅力,用信心驾驭试题,用智慧决胜考场,共同铸就2020年高考的新辉煌。
在这次特殊的百日宣誓活动中,高三各个班级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老师们各出高招,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和家长们也帮忙出谋划策,尽己所能,保证了整个活动的圆满举行。
图:招远一中线上高考誓师大会现场
满怀柔情,只为青出于蓝
招远一中的老师意识到,网络课堂无法代替现实校园,因此比平时付出更多、用网络传递爱。我们了解到:有的老师即使年龄较大、不常接触电子产品,也努力去学习瞩目视频云平台的使用方法;有的老师自费购买教具为学生进行视频演示,自己却从未露脸;还有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母亲,但为了准时与学生在瞩目视频云平台上见面,耽误了照顾自己孩子的时间……一个个线上的"课堂"中,发生了如此多感人的故事,尽管在疫情期间,家与校、师与生之间的感情却凝聚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