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 毕业生如何为人生作答

慧聪教育网 2020-07-07 08:31 来源:光明日报

【慧聪教育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6部门正式启动十大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主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6部门正式启动十大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今年毕业的874万大学生,如何做好求职准备?

调整心态,坚定信心。一直以来,青年面对就业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而疫情又加重了这种负面情绪。受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对已经找到的工作岗位并不满意。建议通过正确归因法、自我激励法、合理宣泄法、目标调整法、适当放松法等多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通过有意识地阅读该岗位正面信息保持正向情绪,必要时通过远程心理咨询等渠道寻求疏导帮助。至今仍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积极搜索职位信息,争取更多笔试面试机会,广泛挖掘各种求职渠道。还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政府就业信息网站、“空中双选会”等获取就业信息,精准投递。应积极向师兄师姐请教线上线下面试技巧,学会自我推荐,保持良好的心智模式。

分析规律,提升精度。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从整个社会看,大中型企业招聘需求波动较小,小微企业受冲击较为严重。求职过程中,应紧密关注行业需求,寻找和自身情况的契合点,做好针对性准备。目前,招聘信息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按职能岗位分类发布的,而大学设置的专业学科与企业职能岗位并非一一对应,仅从字面无法了解岗位的职责设置,难以判断其是否适配自身专业与能力。要提高求职的精准性和适配度,尽可能摸清岗位需求,清楚用人单位的行业特点和组织文化等,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

积极行动,顺势而为。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还没做好工作准备,以考研、出国等名义延迟职业选择;有的毕业生因不满意仅有的工作岗位而宁愿选择待业;还有的毕业生因一时无法确定自己想要从事什么工作而踌躇不决。针对这些情况,不妨先就业,再择业。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自己心仪的行业或企业可能会减少招聘岗位,一味等待未必会出现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先就业可以缓解待业产生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要认识到,就业是一个不断调适优化的过程,第一份工作是职业“起航”,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职业探索需要边思考边行动,而不是等思考成熟了再行动。纠结于消极焦虑的情绪之中,反而会适得其反。

转变观念,走出误区。一些毕业生存在就业误区,有的只想去一、二线城市,有的只想在体制内工作。其实,只要能发挥自身作用,体现人生价值,都是值得尊重的。选择职业时,要问问自己的内心,热爱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怎样的价值实现感?当前,大量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艰苦单位和艰苦岗位仍然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将自己的职业前景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磨砺自己,绽放光彩、成就未来。中小城市、家乡故土、西部地区、基层一线同样是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不论是“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还是“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都值得激扬青春、为之奋斗。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