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强化六项举措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慧聪教育网 2020-08-03 09:03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慧聪教育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主席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教育部党组教育脱贫有关部署,按照“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要求,高点谋划、高位推动,从工作机制、控辍保学、教育质量、学生资助、教师队伍、升学就业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机制,夯实教育扶贫工作基础。2016年以来,以《宁夏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行动方案》为基础,建立并完善16项配套政策,形成“1+16”教育扶贫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教育厅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区市县乡校五级联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三个工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特困儿童温馨关爱三套帮扶体系,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职业教育技能富民、乡村教师素质提升等10个专项行动,分层分级构筑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形成了横向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口径”,纵向上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到教师、到学生的“全方位”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格局。

抓重点,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守牢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乡镇干部包动员保入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三包三保”控辍制度。深入推进党政管、部门清、乡村找、学校保、家长防的“五位一体”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动态监测、督导检查、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四项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控辍保学“销号清零”“千名教师走万家”和“复学学生温馨关爱”三大行动,对失辍学学生进行地毯式排查,一生一策制定劝返方案,针对厌学、家庭变故、观念落后等不同辍学原因,通过讲道理、讲政策、运用法律等措施,一生一策精准劝返。两年来,劝返辍学学生1.1万余名,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促公平,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坚持把共享发展、均衡发展作为着力点,实施西海固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计划,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近53亿元,为贫困地区建设540所幼儿园,基本实现常住人口1500人以上贫困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完成1300多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农村学校全部结束了火炉取暖和土操场上体育课的历史,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支持24所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接通宽带网络,配备数字化教学设备,推进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一托二”在线课堂全覆盖,让贫困地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2018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全国第12、西部第1个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省份。

兜底线,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在执行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精准资助力度,对学前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按每生每年24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补助伙食费;对在区内高职学院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4200元标准减免学费。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公共财政资金近20亿元,资助学生134万余人次。为缓解多子女贫困家庭就学压力,积极争取7亿余元社会资金捐资助学,累计资助28万人次,全力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抓关键,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将乡村教师补贴发放范围扩大至所有县区,标准由最初人均不足200元提高到500元。加大贫困地区师资补充力度,精准测算、按需补充,2016年以来,为贫困地区补充特岗教师近2000人,通过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及紧缺学科教师1750人。实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实现了教师培训全覆盖。

寻突破,促进贫困学生升学就业。实施技能富民计划,为9个贫困县各建设了1所职业学校;安排区属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重点中职学校与贫困县职业学校开展“1+1+1”结对帮扶;建立了闽宁、宁津职业教育协作机制,推进东西部合作办学联合招生;鼓励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将“两后生”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累计培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68万人次,增强“造血”能力。建立高职招生教育扶贫专项计划,为贫困学生量身订制招生政策,三年来共有35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区内优质高职学院就读,有效拓宽贫困生升学通道。开展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建立从入学到就业全程帮扶体系,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征集贫困生就业专岗、优先推荐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生积极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