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着力四个“聚焦+强化”全面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慧聪教育网】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抓住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统筹保障、规划布局、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聚焦发展要求,强化统筹保障
(一)明确“一个方向”,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区委将教育强区建设作为深度参与成渝两地经济圈四大主攻方向,将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强区的重中之重。牵头成立教育强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编委、发改、财政、人社等30余个部门及镇街纳入,形成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开展“四大活动”,找准问题广纳良策。一是开展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农村教育“大调研”活动。结合涪城实际,全覆盖调研13个农村学校和5个农村乡镇,全面掌握农村学校发展现状和辖区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二是开展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讨论”活动。组织编委、人社、自规等相关部门(单位)以及部分校长、教师、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等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题讨论,围绕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形成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议意见40余条。三是开展教体系统全覆盖班子“大研判”。采取个别谈话、书面测评等形式,对全区教体系统53所公办学校、5所直属事业单位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综合研判,共座谈走访教师930余人次,收集整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90余条。四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大学习”。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为主题,先后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益明等数名教育专家来涪宣讲。同时,积极组织校园长外出交流学习。
(三)建立“三张清单”,确保项目责任落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两项改革后半篇工作要求,制定教育强区建设问题、任务和责任三张清单,明确细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36项具体问题,制定83项具体措施,分解落实责任到各区级部门、机关股室、直属单位、学校。同时,明确2020年、2021年年度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任务,细化目标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到月份,逐项逐条梳理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
聚焦资源重组,强化规划布局
根据我区乡镇街道整合后,部分学校承载力不适应农村教育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明确“三个集中”优化调整城乡学校教育布局,达到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满足城乡发展需求的目的。同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调整学区就读范围,全面实现幼儿和小学低段学生就近入学。一是农村小学、幼儿园向场镇集中。一是完善现有9个农村附属幼儿园功能设施,完成金家林幼儿园等学前教育5个项目,加快推进公园路幼儿园圣水分园等3个项目建设,扩大入园学位,解决公办园学位不足问题。二是将石洞小学、关帝中学等5所学校整合,建设吴家小学教学点,并利用关帝中学、十五中等4个原有初中校舍供小学使用,同时,在青义镇龙门片区万合龙城小区附近新建实验小学龙城校区。二是初中向片区集中。明确中心城区初中逐步向三大片区集中。涪城南片区农村初中杨家中学、十五中学、十六中学学生整合到吴家镇中学。计划在城南文创园区新建1所3000人规模的初中学校,解决城南片区的学生就学。改扩建金家林学校(二中金家林校区),后续根据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在金家林鼓楼山新建中大型规模的涪城中学,解决城西片区初中就学问题。城北青义片区新建3300人规模的青义中学,改扩建龙门学校,解决城北片区的学生就学需求。三是职业教育向园区集中。探索建立涪城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市职中和丰谷高中进行有效整合,推行普职融通改革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向园区集中,在吴家镇临港经济发展区规划300亩(一期150亩、二期150亩),分期建设绵阳职业技术学校新区。
聚焦师资配置,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城乡学校师资配置。采取组建城乡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内部教师双向流动、选派城区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选派乡镇学校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培训或托管、优化特岗教师管理选调制度等方式化解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等问题。二是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规律,从新教师、骨干教师、名特优教师三个层面,构建起六个发展梯级。通过“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各梯级教师任务清单式考核激励,创建区级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开展新教师跟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分层分类的培训培养,加强城乡教师之间互学互助,实现城乡教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实施银龄助教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讲学助教。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在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的基础上,乡镇学校教师执行乡镇工作补贴(200元至300元),同时在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时每月高出城市学校200元。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投入,利用闲置资产改建教师公寓等措施,让农村教师住有所居。四是评先晋级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城市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支教,鼓励城乡集团化办学学校教师向农村流动,在评职晋级中优先考虑农村教学履历。将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中级、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聚焦集团协作,强化质量提升
(一)以城乡教学研修协作体“促提升”。一是建立小区域教研联盟。集中组建乡镇小区域教研联盟,通过“走教、走研”等活动,围绕学校发展、课堂教学等7个核心主题,为乡镇学校制定学期教育科研专题实施方案,促进乡镇学校内涵式发展。二是创建义务教育学科基地与学科工作坊。实施“1+N”模式,创建区级、校级学科基地;以市级教研部门力量为指导,建设区级学科工作坊。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方式指导并构建区域优质特色化课程体系,发挥优质学科辐射乡镇学校的引领优势。三是强化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研究。组织小学开展“四课活动”,中学开展“金秋课堂”,通过名师献艺、城乡教师同台竞技、名师经验分享等方式加快城乡教育教学研究。利用协作体平台全面开展农村中小学课堂专题研讨项目,同时吸纳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参与协作体名师工作室。四是强化城乡教育科研协作。广泛开展“求解式”小课题研究,并适当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加大智力扶持,帮助农村教师切实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五是设立乡镇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科研专项。制定教育科研专题实施方案,聚焦学校内涵发展核心主题,开展实践探索,提炼策略方法,打造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特色。
(二)以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促发展”。一是先期在杨家镇试点,明确实验小学与杨家小学,安昌路小学与玉皇小学,七中与杨家中学实施城乡集团化发展,采取保留独立的法人,编制、财务相对独立的方式,以积极探索学校管理、办学提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均衡发展的路径。二是集团内实行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构建乡镇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掌握乡镇学校质量发展水平,以专题视导、课堂变革、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跨越提升。三是抓好试点工作经验总结推广,全面发挥城区优质中小学对乡镇学校发展的引领、辐射和帮带作用,下阶段在全区范围内有序推开“强校+乡校”的城乡集团发展模式,全面提高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抬升涪城教育质量底部。
(三)以提升教育信息化“促共享”。一是稳步推进乡镇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布局。补齐教育信息化短板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及时更新乡镇学校终端设备、班班通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二是推动“三个课堂”建设。做好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的“专递课堂”建设,帮助乡镇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利用线上“名师课堂”,提升乡镇教师水平。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采取同步课堂、公开课、在线答疑辅导等方式,做好“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促进薄弱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和交流。三是开展乡镇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乡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能力,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同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