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科学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慧聪教育网 2021-01-12 09: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慧聪教育网】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和“指挥棒”,事关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事关教育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严密的系统性和严谨的科学性,为新时代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针对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学段特点,紧盯关键环节,抓好贯彻落实,以评价科学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紧盯“科学履责”,完善党政评价。近年来,湖北一方面积极做好国家对省政府履行职责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国家重大教育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印发《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推进市州政府科学履责。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强化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构建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完善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既要评估最终结果,也要考核努力程度和进步发展。要重点考核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树立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解决情况,坚决纠正简单以升学率评学校、以考分排名评教师的做法,坚决改变把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现象。要完善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问责等制度,真正让教育督导“长牙齿”。

紧盯“立德树人”,完善学校评价。近年来,湖北以“朝读经典”“起点阅读”等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五个思政”改革创新为载体,推动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集成体系,涌现出一批“中国站位、时代风味、湖北范式、校本特色”的思政品牌。下一步,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大力推进大中小幼德育工作一体化。对幼儿园,要重点评价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等情况,坚决遏制“小学化”倾向;对中小学校,要完善“绿色指标”体系,重点评价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情况,全面客观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进步指数;对普通高中,要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为抓手,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序推进选课走班等指标,促进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对职业学校,要重点评价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情况;对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高校评价指标,引导各安其位、分类发展、特色办学。

紧盯“全面发展”,完善学生评价。近年来,湖北推动学校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制定《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推动大中小学根据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出台《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初步形成,“唯分数”“唯升学”的现象有所扭转。今后,要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着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不同学段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要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紧盯“师德为先”,完善教师评价。近年来,湖北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明显优化、专业素质持续提升、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今后,要持续把师德表现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坚决克服“唯科研”“轻管理”“弱育人”现象。要改革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要改革中小学教师评价,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要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评价,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要改革高校教师评价,落实教授上课制度,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情况计入教师工作量。

紧盯“正确导向”,完善用人评价。近年来,湖北在各级公务员等招录招聘中,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较好地优化了用人环境。今后,要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要树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促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改进学科评估,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要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