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答记者问

慧聪教育网 2021-08-03 10:31 来源:教育部

一、首先请介绍一下2020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总体情况?

答:2020年是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第3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既定部署,共确定了12个方面的评价重点,在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查基础上,实地督查了天津、吉林、浙江、江西、云南、宁夏6个省份。

从实地督查情况看,6个省份主要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党建思政工作有明显薄弱环节。主要是党建政策措施出台不及时、不规范,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依然薄弱,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有较大差距。二是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未完全实现。主要是“两个只增不减”未完全落实,学校(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未执行到位。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短板。主要是师资配备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有差距。四是学前教育问题相对突出。主要是小区配套园和无证园治理不彻底,部分区县学前教育“三率”(即普及率、普惠率和公办率)仍偏低。五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短板。主要是义务教育学校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地方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突出,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难落实。六是部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未有效缓解。主要是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顽疾尚未得到根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问题突出,校园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七是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进度迟缓。主要是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滞后,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人员配备不到位。

对实地督查的6个省份,分别形成了督查意见,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审定并报国务院领导批准后,于2021年4月逐一反馈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时抄送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6个省份省领导对反馈意见高度重视,均作出明确批示,提出整改要求。目前,6个省份正推进整改工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视各地整改情况,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二、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利剑”作用,以评价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三、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点评哪些方面? 

答: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主要针对3个方面: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二是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重点教育工作落实情况,三是2019年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关切等因素,共确定9个方面评价重点。分别是: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情况。主要包括建立省级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情况。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情况。主要包括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教育经费合法合规使用、经费有效监管等情况。

(3)统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情况。主要包括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双一流建设、100M宽带网入校率、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推进体教融合等情况。

(4)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情况。包括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减少普通高中大班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情况。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小学教师减负、统筹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教师培训等情况。

(6)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安防设备设施配备、安全责任落实、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防范校园欺凌等情况。

(7)巩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包括高校思政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情况。   

(8)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情况。主要包括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即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实“五育并举”等情况。

(9)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规范管理情况。包括学习宣传新修订《教育法》,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高校特长招生、学校收费、来华留学生管理等情况。

四、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主要包括4个环节:

一是印发通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书面通知,正式印发《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作出专门部署。

二是自查自评。各地按照通知要求,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形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应包括自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并附相关佐证材料。自评报告须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以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书面报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三是监测评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评价工作监测平台,依据评价指标,利用有关统计数据及调查获得的数据,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同时,以线上方式面向社会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有关教育政策措施的评价,获取问题线索。根据监测评估情况,分省列出问题清单。

四是实地抽查。综合考虑各地自查、监测评估、信访举报、地域分布等因素,抽取7个省份开展实地督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建7个督查组,每个组负责督查一个省份,由副省级领导带队。督查组将进驻受检省份,每个省份工作10—12天。实地抽查既要督查共性问题,又要体现针对性,重点督查受检省份存在的突出问题。督查方式包括听取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座谈听取意见、调阅文件资料、核查有关数据信息、走访社区、暗访、问卷调查等。督查结束后,形成实地督查报告,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领导及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

五、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结果如何运用?

答:对各地自评和实地督查结果的运用,主要有4个方面考虑: 

一是形成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自评报告、监测评估情况和实地督查情况,形成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意见,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审议。

二是反馈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评价意见逐一反馈实地检查省份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抄送当地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

三是整改落实。受检省份对照评价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措施和时限要求,形成整改报告。整改报告要报经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意,在三个月内由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四是组织“回头看”。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视受检省份整改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重点督查整改落实到位情况。

六、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主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答:今年的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在方式方法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突出强调了“三个结合”。

一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主要采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开展实地督查,地方和学校事先不得组织迎检。督查组将走访师生、社区和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暗访,广泛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

二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有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精准掌握事业发展情况,注重从量上分析和发现问题。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注重了解师生和群众的实际感受,对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进行研判。

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发了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系统,各地自评报告通过线上报送。同时,委托第三方进行线上监测评估、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审,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求意见。

七、对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

答:主要从3个方面强调了有关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大意义,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自查自评,积极配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社会、教师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确保按时完成评价任务。

二是严肃工作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相关要求,持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搞“花架子”,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如实报送相关数据,全面真实反映情况,确保客观、公正。对弄虚作假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