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四五”规划探索推进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培养

慧聪教育网 2021-11-05 09:46 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慧聪教育网】1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要求,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稳定在85%、55%以上;20%左右的旗县(市、区)需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验收;要实现自治区级示范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55%以上。

此外,要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形成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多层次相衔接培养模式。要在高等院校建成一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要更加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构建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

《规划》指出,要全面落实校内“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一节特色体育课”,引导推动学生每天校外体育活动一小时,推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会1至2项运动技能。

要强化常赛机制,优化拓展县域专项“满天星”训练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改革,构建学校经常性体育竞赛制度。优化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将初中学生平时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成绩纳入中考体育考试分值并提升分值。

同时,要积极推进美育评价机制改革,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开齐开足美育课,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大体相当

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规划》明确,要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职普大体相当。探索推进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的培养衔接和贯通培养。

鼓励高职学校“提质升级”,支持符合条件、办学质量好的高职学校申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或申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引导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完善高职学校单独招生制度,推进“文化素质+职业能力”考试招生方式。探索实施职业技能竞赛与升学考试对接的政策。

此外,还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类型化发展。实施“中职”强基工程,推进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中职学校,整合办学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空、小、弱、散”中职学校,重点支持一批旗县级中职学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根据发展需要办好2所以上中职学校。着力支持3所左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实施自治区“双高”计划,支持建设8所左右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和25个左右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

重点支持100所左右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就加快教育“新基建”工程,《规划》提到,要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构建以网络、数据、硬件、软件、平台、应用、标准、安全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

要依据教育部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受益的多级联动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建设。建设10所左右高等教育数字校园标杆学校、40所左右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标杆学校,重点支持100所左右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此外,要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研发和共享力度,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统筹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开通全区中小学生“优课在线”平台,通过教育云平台和内蒙古有线电视优课在线频道,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指出,要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和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及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师德失范惩处机制,加大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线上收费补课、组织或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和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等突出问题的惩处力度。

要健全学前教师保障机制,完善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制度,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严格要求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严把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施自治区“公费师范生培养”和“优秀师资培养”计划及“特岗计划”,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规划》还强调,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与公务员工资联动长效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地位和待遇。推动建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