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育“十四五”规划公布,支持建设2-3所职业本科院校
【慧聪教育网】甘肃省教育厅官网近日公布《甘肃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公平共享、开放创新、特色鲜明的西部教育高地。其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同时,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民族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统筹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教育园区。支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甘肃省保育院在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分校。
《规划》还回顾了甘肃省“十三五”时期教育成果,包括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96.6%和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4%,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01年等。
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
《规划》提到,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系,加强体育美育场地场馆、器材配备,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每名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鼓励高等教育全学段开设体育课。改进和完善中考体育测试办法,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美育方面,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美育教学模式。推进美育评价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促进体教艺教融合发展,建立地方政府与大中小学共建共享体育艺术等设施的机制。创建20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200所美育特色校、1500所体育特色校。
《规划》还提到要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完善评议考核制度,定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监测。加强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覆盖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重视心理辅导咨询和跟踪干预,增进师生心理健康。
劳动教育方面,《规划》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劳动教育。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并纳入专业培训计划。
把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实践情况、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产业兴陇”劳动实践基地100个,创建“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1000所,选树“陇原学生巧匠”10000名。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规划》提到,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改善提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中小学校清洁取暖改造、食堂建设和厕所达标建设。
统筹资金在主城区新增学位5万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消除城区56人以上“大班额”。 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建设 3000 余套教师周转宿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开展卓越高中创建计划,通过配强师资、提升内涵等方式,在全省创建若干所卓越高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同时,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减少超大规模学校,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普通高中学校大班额,基本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教学需要。
特殊教育方面,积极兴办残疾幼儿学前教育机构,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十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健全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附设特教班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帮助残疾学生掌握生活生产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健全送教上门机制,提高送教上门质量。支持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班),建立健全面向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机制。
将特殊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支持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根据残疾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合理调整与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支持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好一所达标的特教学校。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促进医教结合。
《规划》还指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短板,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能力。向民族地区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全覆盖,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深入推进“同步课堂”“专递课堂”,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与省内其他地区教育教学差距。
支持建设2-3所职业本科院校和一批职业本科专业
职业教育方面,《规划》提到,要逐步扩大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加快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支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合理增加专升本招生计划,支持建设2-3所职业本科院校,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全省建设40个左右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促进建立中高本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机制,支持举办职普融通的综合性高中,鼓励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构建职普融通的培养体系。扩大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覆盖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以市州统筹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打造35所左右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设10所特色鲜明、行业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3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开展 1+X 证书制度试点,推进课证融通。
深化产教融合方面,《规划》提到,要建成7-10个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一批职业体验中心,认定一批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培育3-5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打造陇中、河西走廊、陇东南3个职业教育集群。建设3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打造产教融合先行区,成立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校企合作促进会,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成立技能培训学院、中德学院。实施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百千万”工程。培育100 名省级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打造1000个地域文化与职业教育特色文化交融的职业院校文化品牌,建设10000门省级“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微课。
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教育园区
高等教育方面,要加大高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市统筹力度,补齐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积极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缩小与国家标准差距。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逐步提高普通本科院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高校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通过建设人才公寓、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鼓励高校实行在职教师免费攻读博士学位等政策,提升教师整体能力,促进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持续实施“双一流”特色建设工程,支持具备条件院校和优势学科争创一流,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办学实力。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民族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
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 100个左右国家级和2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0门左右国家级和1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完善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 60 个左右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规划》还提到,要统筹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教育园区。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引领、西北民族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推进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建设项目,打造高校 发展示范区。
支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甘肃省保育院在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分校,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和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引领中心。
同时,引导省属高校在生态创新城建设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基地、高端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形成教育科技创新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