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慧聪教育网】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机械/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类职位需求人才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63%。
一直以来,作为广西大学规模较大的工科院系之一,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瞄准学术前沿和区域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建立高校和企业的人、技、物资源共享新模式,协同确定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嵌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981年获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全国首批硕士点,2018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产学研深度融合 构建校内校外融通的开放性能力链课程体系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学院以企业需求和技术瓶颈为目标,潜心研究,集智攻关,深耕复杂装备设计及故障诊断、智能农机、环保装备、精密制造、发动机设计等领域,为国内龙头企业长期提供蔗糖机械装备、丘陵智能农机装备、发动机设计等关键技术和人才支撑。
以企业特色的理论课程、虚实结合的实验课程、校企结合的实践课程、项目驱动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做中学、研中悟、悟中创”,层层递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院在理论课程中新增“行业精英讲座”和“一线工程师典型案例分析”等特色课程,实现“新视野”。
专业课程内容向企业开放,动态地融入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使教学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宽知识”。
在实践课程中强调校企结合、项目驱动、实题实做,改变以往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状况,实现“强能力”。
此外,学院还另设导师制管理模式,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以工程项目驱动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现“善创新”。
“双导师”制 搭建校企融通的育人平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平台,校企协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编教材,协同实施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移动讲台教学等方式形成校企联盟,资源整合。
课程教材改革。新教材的编写协同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贵港动力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资深工程师的优势力量,将新技术和校企合作开发的学术成果融入教材。
课程方法改革。聘请企业科研人员走进课堂,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并设置合适的实践项目融入教学中的知识点,构建开放共享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践。
实施“双导师”制。以企业实际技改项目或研发项目为依托,协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且选题70%来自企业项目,设计全程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完成。选题涵盖汽车产业链及机械产业链的整车/整机、零部件、内燃机与动力系统方面,如混合动力商用车的轻量化技术、节油减排技术,半主动悬架的控制与仿真测试技术,工程机械燃油/燃气供给技术,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等。
自2016年来,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师生先后为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提供技术服务,完成研发项目125项。
“引企入校 课堂入企”探索校内校外融通的混合双授教学模式
“引企入校,课堂入企”,利用“校中厂”和“厂中校”,校企共同授课,工程师把技改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建立联合考评制度,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协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
学院先后与50多家区内大型制造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实习基地、项目研发和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等合作,共建科研、生产与教学“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实践基地。
一方面,学院与多家企业共同建设校内综合实验基地,如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柴油机工程研究室、汽油机工程研究室。这些实验室既是企业研发基地,又是本科生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中厂”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产品测试和性能实验。
另一方面,依托学校周边的工厂及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厂里参观学习和参与产品开发,利用“厂中校”让学生参与拆装实验、产品设计等企业生产技术活动,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并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机械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国家机械工程虚拟仿真中心、国家玉柴-广西大学工程实践中心和两个省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签约近50个教学实习基地等校内外实验和实践平台,2021年获批自治区产业学院,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平均就业率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