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单向度,破解家校失衡难题

慧聪教育网 2022-04-24 14:1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对入学儿童而言,家校关系是一种自然产生联结的社会性纽带关系。学校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教育机构,家庭则朴素地期待自家的孩子成人成才。基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致目标,家校双方需建立良好关系,为儿童成长而共同努力。

然而,时下的家校之间常有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出现,难以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理想状态。这种家校关系的失衡,就如孩童常常玩耍的跷跷板一样,总是呈现出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

家校之间的失衡,首先表现为学校对家庭的“指导”多、让家长“参与”少。一般来说,家校之间的活动若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帮助家长提升育儿知识和能力,即我们耳熟能详的“家庭教育指导”或“家长教育”;若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如果让学校在“家长教育”和“家长参与”中做选择,学校的天平往往倾向于开展“家长教育”,其中的逻辑是专业主义。学校站在专业角度看待家长,认为家长对学校教育缺乏参与的知识和能力,不愿让“既不懂又不会”的非专业家长走进学校“找麻烦”;同时,学校也认为一些家长养育孩子的观念跟不上时代,急需外部的教育指导和支持,所以会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传授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一多一少的跷跷板行为,其实忽视了对家长主体的尊重,用所谓的专业主义设置了家长参与的门槛。

家校之间的失衡,其次表现为学校向家长开放时,“索取”多而“滋养”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开始全面介入日常生活,学校也面临不得不对公众全面开放的时代。学校的开放,有助于家长走进学校,在看看、听听、讲讲中去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助于家长发挥自身特长,支持和协助学校共同完成一些工作,比如很多学校发展家长做义工、让有特长的家长来校给学生开设拓展性课程讲座等。

但任何形式的家长参与都不能简单化为学校单向的“索取”或家长单向的“奉献”,不能形成家校协同共育等同于“家长能够为学校做些什么”“学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的思维定式,以至于家长抱怨学校动不动就请家长志愿服务帮忙搞活动,令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毕竟,学校向家长开放,吸引家长走进来的目的在于助力儿童成长,家长自身的成长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千万不能被遗忘掉。

家校之间的失衡,再其次表现为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多而“沟通”少。传达是自上而下的信息转告,沟通则需要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反馈,最核心的要素体现是互动。家校之间更需要就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有效地沟通,沟通的过程是家校之间意义传递的过程,而不单单是一方主体发起的信息告知。目前很多学校习惯于单向沟通,家长主动发起的沟通较少,家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也相对较少。

家校之间的失衡,一定程度上源自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家校合作模式,教师往往容易陷入以校为本的窠臼,家长以被动参与的角色居多,造成关系的单向度顽疾。打破单向度,共建家校平衡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学校跨前一步的主动作为,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破单向度,学校要改变以校为本的工作便利性思维,以家长为本,让家长成为家校合作内容和形式的引领者与创造者。加强家委会建设,吸纳家长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过程。让家长当家做主,真正参与家长学校的课程内容和实施形式。学校要打开校门,实现全方位的开放。要创设条件让家长走进学校,在校内为家长设置各类活动区域,以开放的空间为家长提供服务,让家长多角度“看见”学校、理解学校,为家校间平等、民主互动打下良好基础。  

打破单向度,学校要转变家庭教育指导的思维定式,坚持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将家庭教育指导融于各种家长参与活动中。学校要将“指导”和“参与”融为一体,而不是人为割裂每一项活动的单独价值。在制度设计上,要将家长教育与家长参与做内容上的渗透、形式上的衔接,让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指导,让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增强参与意识。

打破单向度,学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提升教师家校互动能力,建立家长直接反馈平台,减少沟通环节,让校长“可见”“可达”。家校关系的平衡还在于家校之间有对话、有协商。学校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政策宣讲能力,更要用有效的平台和制度来保障家长与学校自下而上的畅通对话。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