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跨界协同”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
【慧聪教育网】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新技术岗位、新职业岗位、新业态岗位,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协作教学的理念与机制,通过重组专兼融合、跨界协同的模块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整体设计、动态迭代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资源集群,实施精准定位、全真实战的模块化教学改革路径,深入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应用,全面提升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专兼融合、跨界协同
重组模块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教学团队作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化重构的中坚力量。电子商务专业群在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基础上,根据模块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需要,对教师进行细分和重构,实现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角色的有机对接,实现校际协同、校企协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双向聘用”,实现教学团队从“单一结构”向“专兼融合”转变。专业群跨界组建校企双元、互聘互用的模块化课程群教学团队,企业聘请学校教师担任实战项目的指导教师,学校的专业课程群实施“双负责人”模式,在培育校内课程群负责人的同时,聘请电子商务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具有高水平实战经验的企业精英作为专家共同引领课程群建设,形成由行业专家、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专兼融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是“双向流动”,实现教师身份从“单一领域”向“互认互通”转变。专业群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通过双向挂职、资源共享、文化共融、项目共研、课程共建、教材共编等教学实施途径,构建校企“角色互通、身份互认”的双向流动机制,实现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合作经营、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三是“双向培养”,实现教师能力提升从“单一通道”向“跨界融合”转变。专业群致力于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师能力培养路径,提升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在长期实战项目和“双十一”“618”等短期模块化实践活动中担任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指导学生实战,培养了一批“上得了课堂、下得了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兼职教师走进学校课堂,学习专业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共同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了一批“带得了项目,讲得了案例”的兼职教师,真正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衔接、“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匹配、“教师”与“师傅”的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模块化教学改革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整体设计、动态迭代
构建模块化课程教学资源集群
专业群立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行业,遵循“一体化系统设计、柔性化架构组合、模块化教学单元、颗粒化学习资源”的思路构建“课程群、课程、单元、素材”四层结构的、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集群。
一是对接职业标准,一体化设计课程群。专业群以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为主线,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一体化设计层次递进的模块化课程群和难度梯度跳跃合理的课程教学模块,基于“宽基础、活模块”思想,建设模块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并根据岗位技能需求进行动态迭代,将传统的“课程拼盘式”“内容拼凑式”培养转变为“知识系统化”“技能进阶式”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超越其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形成呼应融通的有机整体。
二是坚持技能导向,模块化重构课程教学单元。专业群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遵循成果导向原理,精准定位模块化课程教学单元的培养目标和框架结构,模块化重构课程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内部深刻剖析能够逐级提升核心技能的知识点,依照任务标准或岗位规范,将课程开发成内容相对独立、边界清晰,但又环环相扣的多个教学模块,并探索完善模块化课程教学单元的组件化、装配式构建路径,形成逻辑体系完整、支撑关系明确、推导关系严密的课程模块组合。
三是坚持需求引领,颗粒化建设教学资源集群。专业群以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协同化、实战化、动态化的思路,与企业联合开发适应专业需要的颗粒化理论教学资源和企业全真实战项目资源,重视颗粒化资源的分类集成和有效链接,切实发挥教学资源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达到学习者自主学习个性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目标。
精准定位、全真实战
践行模块化教学改革路径
专业群综合运用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方式,在课程依据清晰、模块划分科学、教学资源充沛的情况下,践行以全真项目实战为核心的模块进阶式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改革。
第一学年:专业基础学习模块。专业群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进阶安排,合理制定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计划并分配学时。教师改变以学生听为主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实施以全真项目实战为主导的模块化课堂教学改革,将企业全真项目按照对应能力需求的先后顺序融入课程模块,融理论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认证考核为一体,变终结性末端考试为模块化过程监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实战项目、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
第二学年:核心能力“学中做”模块。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实战室开展长期项目实战,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负责项目运营管理、设计知识体系和学习过程,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集中授课讨论问题、再实践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具备“双师”能力的教师和具备职业素养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期间参加“双十一”和“618”等短期模块化项目实战,提升专业感知与核心能力。依托在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更加灵活的产教融合平台,实现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的有机融合。
第三学年:专业技能“做中学”模块。学校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模块化新形态教学资源和实时反馈机制,为学生构建混合式多元互助互动学习环境。学生在应用实践经验完成产教融合和毕业顶岗实习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进行知识拓展和理论提升,并且将实际岗位需求与全真实战项目实时反馈给教师,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工作考核与学习考核、静态共享与动态优化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