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建构

慧聪教育网 2023-01-13 10:4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劳动教育提升到国民教育体系的高度推进。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在教育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中得到彰显,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意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成为创新开展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依据教育培养环境,高校教育教学的场域可以划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就是列入课堂教学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并计算学分的所有课程对应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第二课堂,就是第一课堂以外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包括部分计入学分和大量不计入学分的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两大课堂融通是指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突出两大课堂结构、机制和功能的有机性、联通性和整体性,包括两大课堂的师生联动、两大课堂教育教学时空衔接、育人方式相互融合。基于“融通”育人理念的劳动教育是指将“融通”视为劳动教育的指导方法论和实施途径,通过专业培养与思想教育、通识教育与个性培育、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等融通育人平台,在两大课堂中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劳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多元化、可评价。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影响着劳动教育在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体制机制构成、学分比重分配、各类学科设置、学生评价等,是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前提。明确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应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管理维度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育人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和精准厘定,在明确的课程目标基础上合理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

思想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劳动应该深度嵌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进行劳动价值重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就是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劳动美德,努力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坚持劳动光荣的信念,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课程,通过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学计划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专业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思想渗透和价值引领,以课堂教学、劳动实践、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观念的塑造,使学生深刻认同并积极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厚植劳动报国的情怀,以充分的劳动意识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技能目标:“理实”融合的知识传播。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劳动品德的载体,通过劳动课程进行劳动教育实际上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播,推动劳动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学生受众的有效抵达,而关键途径在于课堂融通。课堂融通的本质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即两大课堂在结构、机制和功能等方面的有机性、联通性和整体性,在实施方式、育人资源、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互补性、互动性。第一课堂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重在吸收、消化学理学识,培育意识和观念。第二课堂重在知识应用、能力培育和素质提升,重在应用、实践学理知识,是以实践为主导的教育活动。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知识的理论传授,也是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落地,劳动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劳动思想与品格的内化。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维度来看,基于劳动教育育人效果的考量,劳动教育课程应是两大课堂相融通的协同育人课程,既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丰富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也要使其具有劳动实践和锻炼的广阔空间与平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之一应是课堂融通的协同育人课程,通过打通两大课堂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协同与融通。

实践目标:品格内化的劳动实践。高校劳动教育最终的育人指向是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并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指导下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主动自觉,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价值、产生综合效益,故劳动实践应是劳动教育的落地归宿。具体的劳动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体验式、参与式、生存式、发展式等,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形式为劳动品格的内化提供了多样的机遇和平台。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定位之一应体现实践性指向,将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和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和系统开发。基于“融通”的育人理念,在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与理论知识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在第二课堂重点开发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时空宽泛、活动多样等优势,依托项目活动扩大劳动教育的实践阵地,使学生在劳动实践的参与中深刻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实现品格内化和价值塑造。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建立目标导向下的课程结构。两大课堂融通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对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相应课程的学分、学时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必修和选修方式,突出课程类型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渗透性、课程目标的导向性,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特色设计不同的课程形态和实施方式。笔者在课堂“融通”视域下,建构了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两大课堂的各类劳动教育课程相辅相成、互为支撑,课程形式具备可选择性、可评价性,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其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融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横向上满足了理论与实践的协同需求,从纵向上贯穿了学生大学四年或五年的整个求学过程,有助于将高校劳动教育具体落地、做实见效。

高校第一课堂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劳动通论》(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必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和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必修 选修)。劳动教育课程侧重于对劳动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重在依托现有课程体系学理化课程设计,将劳动教育元素合理融入现有各类课程之中,并适当开发网络教育课程。依据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以将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与创新创业课相结合,同时引入劳动教育通识网络课程,设置必修和选修两种修读方式,适当增加相应的实践实训环节,结合课程特性丰富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计入相应的实践学分。通过第一课堂课程体系的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实现第一课堂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全员覆盖,使劳动教育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课堂内容构成中的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

高校第二课堂时空宽泛,载体多样,针对第二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依托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内容的填充和价值观的渗透。在此根据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将学生劳动教育活动设计为思想成长类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劳动教育课程、志愿服务类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劳动教育课程四项课程板块,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修读方式。

思想成长类劳动教育课程板块下设主题团日、榜样教育、劳动体验、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爱校卫生运动、宿舍星级评定等具体课程,从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和日常劳动教育活动双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点滴渗透、持续引导。其中,劳动教育主题团日、榜样教育和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课程,以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通过班团组织、学生组织等策划开展相应活动,吸引学生的深度参与,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深刻领会劳动的真谛,感知劳动的价值。而劳动体验类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场景实践性,需要学生亲自到实践基地的相应岗位进行一定时间的参与式劳动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劳动价值观。

社会实践类劳动教育课程是以高校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发的课程,采用项目化管理运作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活动的开展。采取项目申报、立项评审、调查实践、总结考评、示范推广的全流程运作,进行过程性劳动教育评价。学校以多样化实践主题和实践项目,吸引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参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到基层和一线参与劳动生产实践、劳动体验和调查等。具体实践方式包括团队实践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达到实践性劳动教育全员覆盖的效果。同时,高校也可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计划安排,分层分类,有序组织学生在每学年的劳动周集中开展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类劳动课程与高校实践项目相结合,以项目化管理方式进行课程实施,有助于增强劳动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志愿服务精神与劳动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共通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风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高校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类劳动教育板块主要包括大型赛会服务、关老敬老服务、社区治理服务三类。通过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学生公益性劳动意识、服务性劳动意识,使学生在志愿服务劳动中增强服务劳动的意识和本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高校普遍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日益丰富,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技能提升的诉求。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围绕专业特色,积极打造“创新创业 劳动实践”模式和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有助于拓展劳动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实施边界。创新创业类劳动教育课程板块下,可以设置就业实习培训、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赛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劳动技能。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

两大课堂融通下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是在“融通”课程理念指导下协同开展的,实现劳动教育在两大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需要有统一的顶层设计作为制度安排,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安排。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应成立劳动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领导劳动教育的设计,将劳动教育两大课堂的归口管理部门纳入组织当中,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相关制度。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属性,分别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对不同课程属性的课程目标、教师资源配备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评价、课堂监督、阵地管理等进行明晰,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场域分别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

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于第一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应依托学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一般由高校教务部门负责,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各学科门类师资队伍,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课程建设方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教学、课程评估等方面体系完善。因此,对于高校第一课堂的劳动教育课程的运行和实施,应由高校教务部门负责统筹设计、运行管理、过程检测和优化改进,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配备、课程教材设置、课程考核评价、课堂管理进行科学研究,形成统一的制度方案和运行体系。

针对高校第二课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运行,则主要由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进行统一设计和管理,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和项目化管理,使其平稳运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锻炼主阵地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依托丰富的项目活动、社团组织等阵地资源,能够为学生劳动观念的内化、劳动技能的实践、劳动活动的参与提供广阔的场域和实践场景,以“融通”育人理念为指引,拓宽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的制度空间和实施空间,对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的项目供给、课程架构等进行整体设计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