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如何赋能作业“减负提质”?来看河南交出的“优质答卷”
【慧聪教育网】教室里,济源实验小学数学教师范小枫正在讲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诊断出的“高频错题”。
“使用平台以后,学生们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老师们开展起教学工作,也更轻松、顺利。”范小枫说道。
……
近年来,上述场景在济源市的中小学里频频“上演”,而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我省打造的“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
一份作业能改变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作业总量减下来,作业质量提上去
2021年,“双减”大幕拉开,一系列重磅文件相继发布,作为课程改革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通过提升作业评价以赋能作业减负提质?这成了摆在河南的一道难题。
2月16日,“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评价工作现场会”在济源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县、市、区基础教研部门和作业改革示范区、实验区(校)负责人通过专家报告、现场观摩、交流研讨,共同探索“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如何“减负提质”。
“高质量的作业评价将推动‘双减’的提质增效。”
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参与本次会议,并表示为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河南选择利用信息手段有效赋能学生作业评价改革工作。
那么,“河南版”学生作业评价改革是如何开展的?
据现场了解,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河南省量身打造了落实“双减”政策、因材施教的“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简称“平台”)。
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采集学生作业数据,进行分析诊断。使各校学生作业整体情况、题目难易度、完成时长、正确率分布、错题知识点分析等方面结果可视化。
“平台给出的分析报告,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加强作业管理,支撑教学研究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负责人介绍道,除了利用平台,让学生们的“作业总量减下来,作业质量提上去”,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还专门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等15个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科学指导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教研人员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专业水平,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
作业质量一目了然,教学质量实时监测
据了解,自上线以来,平台已陆续在济源示范区,沁阳、光山、新县三个实验区,及28所实验校开展作业评价改革工作。
在平台进入我省部分中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后,孩子们的作业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省级作业改革示范区”济源市,交出了河南“第一份优质答卷”。
作为作业评价的主体,学生和一线教师自然是“核心”。
据了解, “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旨在不改变学生作业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前提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教师工作量,利用台灯终端扫描仪动态采集学生每日作业学情。
“通过‘学生学情’模块,老师可以明细了解到的看到每位同学的各科作业情况。”范小枫教师介绍到,使用平台后,老师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学生“专属”的“错题集”下载发送给家长,家校互动更紧密,形成了良性的家校共育环境。
此外,平台还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作业评价’平台的大数据反馈,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既可以整体把握每日作业难易度和时长,还可以及时了解到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校有效进行作业管理和调控。”在范小枫看来,利用平台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不仅老师和学生“成功释压”,学校的管理也更加清晰明了了。
如今,范小枫已经看到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为学生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和老师借由平台,亲身感受“一份作业的改变,究竟有多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