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职业教育年报季:增收降本、「跨界」创收

慧聪教育网 2023-04-10 09:51 来源:多鲸资本

【慧聪教育网】对于职业教育行业来说,2022 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一方面,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严峻,也反过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技能相关投入,为职业教育买单。诸多利好,为职业教育企业提供了极佳的发展契机。

恰逢财报季,各大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 2022 年财报。多鲸统计了达内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教育、中国东方教育、高途、尚德、粉笔七家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的财报,可以发现,除中国东方教育外,其余四家职业教育公司的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022职业教育年报季:增收降本、「跨界」创收

不过这或许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企业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因为从营收数据来看,上述七家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中,除未披露业绩的企业,达内教育、高途、尚德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余企业的营收数据,均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政策扶持,职业教育行业稳步成长

回望 2022 年,职业教育行业一直是政策关注的焦点。2022 年 5 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部门不光从立法层面,确定了职业教育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还屡屡发布指导性意见,扶持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2022 年 12 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表示,「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与此同时,疫情反复、经济承压,也给职场人士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不少职场人士也主动进行教育投入。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 2022 年,中国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独立学员人次为 39.6 百万名,2020 年-2026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5.4%。

这带来的影响,自然是职业教育产业蓬勃发展。艾瑞咨询研报显示,预计 2023 年,中国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超 6400 亿。2017 年以来,除 2020 年因疫情出现滑坡外,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增速均在 10%以上。

据沙利文研究发现,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5,16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7,81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8.6%,增速明显;预计 2022 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 8000-9000 亿,2025 年预计突破万亿规模,并于 2026 年达到 10,979 亿元,自 2021 年至 2026 年的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6.5%。

透过具体的公司,也可以感受到行业红利释放带来的利好。2022 年,达内教育 2022 年净收入为 24.68 亿元,同比增长 3.4%;毛利为 14.12 亿元,同比增长 19.1%;净利润达 8523 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无独有偶,2022 财年,高途也实现净利润 1317 万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 31.035 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1.358 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 27.582 亿元。2022 年尚德实现净利润 6.43 亿元,同比增长 202.8%。

粉笔也发布了自2023年1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后的首份财报,粉笔在2022年的经调整利润为1.19亿元,而2021年经调整亏损为8.2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综合来看,达内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教育、中国东方教育、高途、尚德、粉笔。七家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中,除中国东方教育外,其他几家企业的净利润数据均稳步回暖。

而中国东方教育的净利润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因为其主打线下教学,2022 年反复波动的疫情,影响了其招生和教学。财报显示,2022 年,中国东方教育新培训人次及新客户注册人数为 13.43 万人,同比下跌 12.9%。

竞争加剧,控制成本成共识

与大部分行业类似,职业教育行业红利持续释放固然能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一定利好,但也会吸引「局外人」入局,加剧竞争。

近两年,或许是因为看到了职业教育行业的红利,亦或者是希望实现产教融合,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加码职业教育相关赛道。

比如,2021 年 7 月,京东成立了京东物流培训公司,该公司为营利性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022 年 12 月 30 日,知乎上线了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知学堂」。2023 年 1 月,深圳市腾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 万元。

此外,「双减」政策影响,也促使部分原聚焦 K12 培训赛道的企业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型。比如,昂立教育目前已构建了以职业教育、青少儿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和大学生教育为主的新业务格局。

尽管职业教育行业红利正在释放,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该赛道,很难不分流职业教育行业「老玩家」的影响力。

反映到财报,就是职业教育赛道头部企业的营收增速不理想。比如,2022 财年,高途营收 24.98 亿元,同比下降 61.9%。2022 年,中国东方教育营收 38.2 亿元,同比下降 7.7%。

据统计,达内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教育、中国东方教育、高途、尚德、粉笔七家职业教育企业中,除中公教育、传智教育两家企业未披露 2022 财报外,只有达内一家企业的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

事实上,达内教育的业绩之所以增长,并不是得益于成人 IT 培训业务,而是青少年素质教育。财报显示,2022 年 Q3,达内青少年素质业务营收占比为 57%,到了 Q4,这一数字提升至 60.5%。

对此,达内教育在财报中表示,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我们以 IT 为重点的补充 STEAM 教育的学生入学人数增加,部分被 IT 专业教育收入的减少所抵消。」

至于其他职业教育企业,之所以可以在营收降低的基础上,实现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坚持降本增效。比如达内在成人业务方面继续推进「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稳健运营方针,第四季度成人业务总成本和运营费用同比降低了 23.7%。

2022 财年,高途主营业务成本为 7.011 亿元,同比下降 70.76%,主要是因为「业务重组导致员工和办公职场数量减少,员工相关成本、租赁成本,教材和带宽成本随之下降」。

同时,尚德机构之所以能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的增长,本质在于控制成本支出。其中包括了主营业务成本、运营费用及销售、营销费用等多方面的「减衣缩食」。

无独有偶,中公教育也在 2022 年业绩预告中表示,之所以亏损大幅收窄,主要是因为「全面启动 2022 年度的经营提振计划,通过全面调整产品结构、内部优化降本增效、阿米巴经营改革、线上与线下加速融合等措施,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良好控制」。

走上不同的道路

透过上文不难发现,得到政策扶持的职业教育行业虽然拥有一定的想象力,但残酷的竞争,也让相关企业备受考验。因此,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冰与火」的现状,也反过来推动各个公司做出不同的选择。

以达内教育为代表的企业,沿袭职业教育的资源,开辟青少素质教育业务。对此,达内教育 CEO 孙滢表示,「原来我们培养程序员,现在还培养少儿编程老师,后者不仅要满足素质教育机构的需求,也是中小学师资中紧缺的人才,这样的新方向会给达内带来全新的增长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达内的青少素质教育业务营收已经超过了成人 IT 培训业务,且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业务营收在总营收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前者的毛利率相较后者还有很大差距。财报显示,2022 年 Q3,达内成人 IT 培训业务毛利率为 73.2%,青少年素质教育业务毛利率为 48.6%。

而以中国东方教育为代表的企业则选择继续「加仓」职业教育业务。

2022 年财报中,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时,中国东方教育表示,计划建立区域中心及省级的教育基地、扩大校园网络、课程结构扩展及多样化。事实上,中国东方教育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 90%都用于以上业务。

基于此,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因疫情扰动至暗已过,招生恢复成长可期,给与中国东方教育「增持」评级。

除了达内教育、中国东方教育等在教育行业深耕的企业,也有部分教育企业试图「跨界」创收。

在今年的3月21日,粉笔旗下直播带货品牌「粉笔优选」首播,粉笔创始人兼 CEO 张小龙现身直播间进行带货。2022 年 9 月,高途旗下直播间「高途好物」在抖音开启电商直播。11 月,高途成立「高途佳品」,由高途创始人陈向东亲自直播。

高途此举显然是希望复刻新东方的商业神话。「双减」政策之后,新东方股价巨亏 57 亿,市值暴跌 90%。不过凭借电商直播,新东方缺涅槃重生。2022 年中,东方甄选直播间走红,下半年所有账号累计 GMV 达 59.37 亿元,全矩阵粉丝破 3700 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途的电商直播业务并没有带来亮眼的业绩。目前高途佳品已发布 181 个作品,仅获赞 14.2 万,粉丝数仅为 20 万。蝉妈妈数据显示,直播带货近三个月后,高途佳品直播平均场观 15.1 万人次,场均销售额仅 2.5-5 万元。

总而言之,尽管 2022 年,职业教育产业成为政策的「宠儿」,促使市场红利持续释放,但这也吸引了互联网公司以及 K12 培训企业的争相入局。

上述市场趋势给行业带来的一大影响,自然是职业教育赛道「老玩家」的营收增速萎靡。聊以慰藉的是,2023 年,疫情的影响已经逐步消退,职业教育相关企业也已经开启了前瞻性布局,随着市场愈发稳定,这些企业或许将在今年加速分化,创造不同的业绩。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