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建设新周期开启,中游厂商迎东风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吴源恒)
1. 教育信息化东风已至,教育新基建蓄势待发
1.1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 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旨在以信息科技创新推进教学效率提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也是我国一直以来重点投入的重点事业,尤其是在数字化产业发展浪潮中,教育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速。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解决教育均衡及教育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联系,实现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有效支撑。根据《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 及实施的时间划分,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1999):主要从机构设置和系统运行方面进行早期探 索和设计部署;
教育信息化 1.0 阶段(2000-2018):国家致力于发展并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 施水平,专注于在硬件设备、软件资源等方面进行布局;
教育信息化 2.0 阶段(2018 至今):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以互 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育信息化朝科学化、规范化和众 化的方向发展。
与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强调硬件设备不同,教育信息化 2.0 阶段旨在推动信息技术 与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 1.0 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阶段的伊始,主要目标 为推动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在此阶段内取得“三通两平台”巨大成就,完成全国九成中小学的互联网覆盖,侧重于教学硬件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和连通。教 育信息 2.0 阶段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科技和数据驱动,实现优 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国教育基础数据互通,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在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将数字校园建设推广至包括高校、职业院校在内的全体学校,同时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继续改善基础建设,并持续将辅助设备从录音机、录像机、电视为主的基础设备升级成为电子白板、智慧黑板等多媒体设备,更重要是要将信息 化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资源的通达共享。
教育信息化 1.0、2.0 成效显著,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持续丰富。据《数字中国发展报 告(2020 年)》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 100%, 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出口带宽达到 100M 的学校比例为 99.92%,98.35%的中 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进一步夯实信息化教学基础条件;此外,国家数字化学习 资源中心积极开发汇聚海量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2020 年入库课程达 7.9 万余门, 各类媒体资源数量超过 37.8 万条,涵盖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公共媒体素材等 多个方向,截至 2020 年底,我国上线慕课课程数量增加至 3.4 万门,学习人数达 5.4 亿人次。
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高速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密不可分。随着市场化开 放程度加快,教育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从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建,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一, 到 2022 年 9 月份,国常会以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的方式来支持高校教学科研条 件及仪器设备更新升级、学校数字化建设等,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逐渐加大。
2022 年是教育信息化 2.0 的收官之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即将进入新发展阶 段,向数字化转型。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促进教育全要素、全业务、全 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态,因此 将更加注重数字生态的建设和教育形态的重塑,着力探索学习环境的智联融通。教 育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提出,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我国将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一体推 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让优质资源可复制、可传 播、可分享,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以教育数字化带动学习型社会、学习 型大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1.2 技术进步叠加疫情催化促进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
1.2.1 技术进步助力教育信息化产业实现高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革新。其中,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受到了诸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 化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势头迅猛。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市场特别 是 PaaS 及 SaaS 市场快速增长,软件开发架构和模式均发生了变化,开发、测试等 方面的软件技术和工具也在快速更新迭代。 软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软件行业技术 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分析运用能力,给教育信息化发展带 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大数据、AR、VR 等技术等正不断迭代教育信息化的形式,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促使其更加高效、智能且个性化,更多学习数据 将被采集、挖掘,结合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对业务运行状态、教与学的成效等实 时的监测、事前的预警、智能的分析正成为可能。
与传统教育相比,人工智能教育深刻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 实现了教育赋能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变革带 来了新的契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传统的 集体化教学正逐渐向个性化学习转变;在教学环境层面,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传统布 局的教室更加灵活,学习的场所可以从教室内拓展到教室外,从课堂上拓展到课堂 外,线上线下一体的学习情境成为常态;在教学评价层面,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评 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相比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性,传统评价更多采用作业、试卷的形 式,容易造成“唯分数”的误区,在智能教育时代,优化算法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 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使教育评价突破传统对学业成绩和分数的依赖, 给教师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数据。
人工智能教育建立在与学生充分交互的基础上,对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最终反馈到“教、学、测、评”四大环节。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对学习者个性 化分析、以学定教,不断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为 教师减负增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评价提供大数据的辅助决策与建议, 为教学管理的科学治理提供支撑。根据教育场景的不同,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 用主要划分为面向学生、教师、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
面向学生:人工智能结合学生“学”的角色,在语数英理化生等学科的学习方 面都有相关赋能的产品,为学生成长、陪伴、艺术培养、综合能力发展提供帮 助;此外,一些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环)可以对学生运动时的心率等数据进 行监测,随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
面向教师:在教研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协助教师进行备课,例如制作课件、搜 索教学资源等,大幅提高教师备课效率。此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 花较长时间批阅试卷、作业等,人工智能可以协助教师进行试卷评阅等操作, 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
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层面的应用主要有刷脸考勤、刷脸进校、进班, 门禁系统、智慧档案等,例如很多高校在班级的维度开启考勤管理,在场景中 识别学生的考勤情况。在考试管理中也可以应用智能监考,近年来很多省市出 台相关政策鼓励教育公平,赋能教育发展。
教育评价:人工智能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上课等数据进行监测,然后将其提供 给教师进行学生画像分析。在此领域科大讯飞比较领先,在英语口语评测、作 业批改,智能评测、打印智能错题本等场景均有所应用。
1.2.2 新冠疫情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速度
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教育教学内 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稍显滞后。疫情是教育信息 化发展的一大契机,新冠疫情期间在线管理和教学实践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的重 大转变,各高校因地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采用“云教学”“云答辩”“云毕业”等形式 保障学生如期毕业;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在线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了从经验式管理 向精准化管理的转变。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疫情之前落后于其他行业,疫情倒 逼着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疫情期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数量大幅增加。根据 CNNIC 数据,在疫情期间“停 课不停学”的带动下,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从 2019 年 6 月疫情前的 2.32 亿人上 升至 2020 年 3 月的 4.23 亿人(增幅高达 82%),占整体网民的比例由 27.2%上升 至 46.8%。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学基本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进一步回落,但较疫情之前(2019 年 6 月)仍增长了 1.09 亿。融 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在线教学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对于推动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普及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 重要意义。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由中国教育部于 2020 年 2 月推出的,旨在通 过线上平台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以保证因新冠疫情而停课的学生们 可以“停课不停学”。平台包括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 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和教材 10 个版块资源,其中课程教学资源目前 已上线了部分教材版本的资源,其它教材版本的资源将陆续遴选上线;还提供了部 分学科教材的基础性作业,其它类型的资源也将不断丰富,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 家长提供了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资源服务。
1.3 教育经费稳定高增,专项贷款、贴息政策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
1.3.1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十年实现翻倍增长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十年 CAGR 为 9.26%。我国教育经费绝对规模由 2011 年约 2.387 万亿元升至 2021 年约 5.787 万亿元,教育经费投入稳步提高,平均 CAGR 约 9.26%。其中,2011~2017 年处于教育信息化 1.0 阶段,2018~2022 年处于教育信 息化 2.0 阶段,整体建设节奏加快,建设重心由高等学校教育向中学教育和小学教 育转移。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由 2011 年的 1.86 万亿元上涨至 2021 年的 4.58 万亿元。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 金支持,同时发挥财政对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催化作用,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各 环节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由 2011 年的 1.86 万亿元上涨至 2021 年的 4.58 万亿元,CAGR 达 9.45%。
在市场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持续扩张。2011 年 6 月教育部 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级政 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 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 4%,据此最低限额测算,2021 年中国教育信 息化经费投入达 3667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了 234 亿元,同比增长 6.82%,预计 2022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将达到 3873 亿元。
自 2010 年以来,我国中小学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比较高,始终超过 60%。中小 学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塑造品格的关键阶段,同样也是学习者为进入高 等学校获得进行进一步深造的准备阶段。因此,学习者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直接 决定着学习者个人、甚至祖国的未来。虽然中小学教育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却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Wind 数据显示,2011-2020 年,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小学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比较为稳 定,其平均值分别为 10.21%,19.89%,31.81%。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可按照拨付标准划分 为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其中,生均公用经费每年比较固定,一般 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采购,学校对 该费用的分配及使用相对灵活;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按项目拨款,每年经费不固定, 一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单个项目投入量相对较大,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时间限 定,其中,中央级专项经费多投向偏远地区和部分基础教育薄弱校,地方级专项经 费则多因地制宜,普遍遵循“先城市后农村,先中学后小学,先中心校后(乡村)教 学点”的建设顺序。除此之外,对于民办中小学而言,其教育信息化经费依靠学校自 筹,主要资金来源于办学收入和社会捐赠。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中小学占比最高,其次是高中和初中。据艾瑞咨询数据, 2021 年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 1634 亿元,同比增长 9.1%,其中普通小 学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818 亿元,普通初中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492 亿元,普 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324 亿元。预计 2023 年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 投入合计为 1941 亿元,其中普通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979 亿元,普通初中 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578 亿元,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为 384 亿元。
1.3.2 “贴息+贷款”助推教育新基建
2022 年下半年以来,立足十四五阶段的教育发展规划,国家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扶 持力度。国务院于 2022 年 8 月提出增强职业院校设备更新投入;中央于 2022 年 9 月针对教育领域制定政策贴息和专项再贷款: 9 月 7 日,国常会提出对高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 贴息; 9 月 13 日,教育部明确每所学校贷款原则上不低于 2000 万元; 9 月 14 日,教育部明确专项贷款重点支持范围; 9 月 28 日,央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 2000 亿元以上,利 率 1.75%。综合来看,央行贷款利率(3.2%)结合财政贴息(2.5%),在 22 年 年底前落实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项目的高职院校实际贷款成本仅 0.7%。 此外,2023 年 2 月 27 日中央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提出“大力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随着贴息贷款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以高教、职教、实训基地为主的信息化订单将显 著增长。据赛尔网络教育信息化需求调研结果显示,2022 年高校信息化经费平均支 出预计为 598.1 万元/校,而 2023 年信息化预算平均为 700 万元/校,其中“双一流” 高校的 2023 年校均信息化预算达 1818.3 万元/校,是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 3 倍。
综上,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周期建设阶段,中游厂商市场空间 全面打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新冠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政策倒逼着教育领 域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以及相 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持续助力。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 促进教育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由此直接对接下游客户 并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的中游厂商将更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2. 教育信息化关注中游厂商
2.1 教育信息化行业格局:上游市场集中度高,中游市场极度离散
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底层支持者,中游的硬件设备供应商、软件及服务供 应商、综合类服务供应商、内容服务供应商,下游的 B 端用户和 C 端用户。教育信 息化产业链上游端多为中下游企业提供底层支持服务,例如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互 联网覆盖和宽带接入服务、云服务等,属于重资产赛道;中游的硬件设备供应商、 软件及服务供应商主要负责研发、生产、提供配套终端硬件、软件产品或内容,综 合类服务供应商本身具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对内可提供整套服务,对外 可拓展成为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内容服务商为教育、培训市场企业,为平台提供教 育内容等;下游的产品受众主要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和家 长等。
教育信息化上游市场集中度高,具有垄断优势或进入壁垒,且渠道优势强,议价能 力高。教育信息化上游主要由以下几类厂商:
电信运营商:具有垄断优势、渠道优势,同时拥有大量的终端用户信息,分成 合作是它们与其他企业的主要合作模式,主要厂商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 国联通等。
网络基础设施及服务器相关企业、云服务企业:以向下游企业提供存储、计算、 网络等服务为主,是重资产、重运营赛道,整体来看,市场集中度高、议价能 力高:1)企业需要购买服务器、网络带宽等,资金和人力投入大,行业进入门 槛高;2)渠道优势强。此外,它们还可与下游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延伸自身服 务广度等。
大数据、AI 相关服务企业:技术密集型赛道,数据积累、数据标注等为大数据、 AI 相关的服务提供基础,通过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可预测学习情况、 规划学习路径等。此赛道对数据依赖性也比较强,下游企业与之开展数据相关 的互利合作可能性高。 目前教育信息化上游建设已相对完善,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 100%,大数据及 AI 相关技术仍在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教育信息化产业链中游企业直接对接下游客户并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是教育 信息化持续深入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产业环节。教育信息化中游是重渠道、重合作 的赛道,主要分为硬件设备供应商、软件及服务供应商、综合类及内容服务供应商。 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侧重教学硬件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搭 建和联通,进入教育信息化 2.0 后,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从早期高速增长转为平稳 增长,硬件产品及类别逐渐由办公管理向教学活动外围蔓延,硬件产品赛道走向垂 直细分,教学软件已深入至教学层面,基本可以覆盖教-学-练-测-评等方面。目前教 育信息化中游应用主要包括智慧教室、智慧教育/智能教育等,硬件设备以教育交互 平板、直播/录播设备、教育平板、和实训室等产品为主。
教育信息化产业链的下游市场主要是产品受众,包括教育部门等 G 端客户、学校及 教培机构等 B 端客户以及学生、家长及老师等 C 端用户。下游客户直接对教育信息化付费,受政策刺激(如财政拨款、贴息贷款等)影响较大,其中,对产品销售 而言 C 端用户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但对于整体解决方案而言,G/B 端属性则更为突 出。 从行业格局来看,中游产业目前极为分散。尽管教育信息化行业成长性良好,但受 地方壁垒、资源垄断、教育标准差异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市场呈现区域性强、集中 度较低等特点,并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据中研网数据显示,教育信息 化行业目前的企业数量在 56953 家,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其中注册资本 100 万以内 的接近 2 万家,注册资本在 1000 万以上共有 11803 家,占比为 20.72%。
从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营收对比来看,全品类龙头企业收入规模领先。2021 年视源 股份营业收入 212.3 亿元,同比增长 23.91%,2021 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 183.1 亿元, 同比增长 40.61%,即便是科大讯飞在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较低的,预计未 来随着教育信息化采买标准明晰、AI 时代技术门槛提高,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 高。
教育信息化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内容和渠道三方面,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或 独特的销售渠道是企业现阶段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 师、教学资料、教育内容等是吸引下游用户的利器,能帮助企业持续提高用户粘性。 目前,较多教育信息化企业,如分豆教育和颂大教育等,已经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 纷纷通过与名师名校建立合作,丰富教学资源库,扩大优质内容的影响力。此外, 部分教育信息化企业,如视源股份和科大讯飞等,通过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扩大市 场份额和用户覆盖量,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随着市场充分发展,行业内有望培育出 更有龙头优势的企业,具备教育信息化软硬件技术、优质教育内容和完善销售渠道 的企业更易构筑壁垒,割据市场。
2.2 硬件设备:教育信息化载体,细分品类多,应用场景广
教育智能硬件是智能硬件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指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类 功能与连接智能化的信息交互终端。按使用主体可分为教师用智能硬件和学生用智 能硬件,从传统的教育场景来看,在师生之间充当教学介质的主要是黑板、书、本 三类,“黑板”主要作为老师的展示介质,“书”主要作为知识内容的载体,“本”主 要作为学生练习的介质,现有教育智能硬件基本上可以视为是对这三类教学介质的 革新升级,其价值路径首先体现在教学介质的升级,其次是教学资源的整合,最后 是教学效率的提升。举例来说,如交互白板首先是黑板的数字化升级,其次是课件、 教学工具的资源整合,最后是对师生课堂互动效率的提升。 在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智能硬件是必要的工具和载体。一方面,其作为教学资源终端,可实时为每个用户提供教学内容和服务,助力实现规模化教育。 另一方面,其作为数据融通的个人终端,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成为最懂学生的 智能终端,助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使得教育智能硬 件或成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标配。
2.2.1 教育平板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
教育平板市场中,传统的教育厂商品牌优势比较显著。教育平板市场因其特殊的领 域属性,对产品稳定性和服务及时性更加看中,因此,传统的教育商显品牌优势比 较显著。自教育数字化启动以来,国内涌现出多家在教育交互平板领域深耕多年的 科技企业,其中,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企业分别为四川长虹、广州视源、深圳创维 以及北京鸿合,占据了国内约 66%的市场份额。 教育交互平板主要分为三大类,投影白板,液晶白板和液晶黑板。液晶白板集成了 电视、电脑、投影机、触摸屏、音响等产品,集成度高且操作便捷,为智慧教室的 重要产品之一。液晶黑板采用更新技术,由一块高清液晶屏和两块黑板组成,采用 电容触控或红外触控技术实现板书和智能交互体验无缝衔接。
目前教育交互平板出货量以液晶白板和液晶黑板为主,竞争格局集中。2020 和 2021 年液晶白板和液晶黑板销售占比超过 90%,其中液晶白板销售占比均接近 70%。投 影白板由于需要结合投影仪使用,技术较为落后,已被液晶白板和液晶黑板大量替 代;同时液晶黑板由于集成度更高、交互效果更好,正在缓慢替代液晶白板,但由 于相对单价更高,替代进度较为缓慢,未来技术成熟销售单价降低液晶白板的可替 代性将进一步提高。从竞争格局看,随着投影白板在教育市场的地位逐渐后移,长 尾品牌陆续出清。作为存量市场且市场存在进入壁垒,品牌格局相对稳定且市场集 中度逐渐提升,2022Q3 年 TOP4 品牌为希沃、鸿合、海信和创维,四者的合并市占 率 CR3 高达 81.9%,其中,希沃以 52.5%的市占比稳居首位,同比增长 8.9 个百分 点。
我国教育交互平板市场接近饱和,设备更新换代或成行业主要增长逻辑。2022 年中 国教育交互平板市场出货量为 99.6 万台,同比 2021 年下降 26.6%,中国重点地区 的 K12 各级教育机构已接近饱和。虽然职教和高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但学校 和教室的偏小基数未能带动整体市场的增长。2022 年教育领域的需求相当一部分发 生在发达省份的偏远地区及新疆、云南等低普及率地区、以及一些地区的零散采购。 展望未来,教育市场虽然面临普及率较高,学龄人口减少等问题,但考虑到 8 年左 右的替换周期,K12 市场的换机需求仍然值得期待,此外随着未来高职校智慧校园 建设逐渐深入,智慧教室和智慧实验室对于交互平板的需求将有所增长。
我国教育交互平板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应用广度、深度不断升级。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用户对 于智能、简易操作接口的殷切需求,以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各项 鼓励和扶持政策不断推进,智能交互显示设备作为教育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具有良好的需求前景和市场增长空间。同时,上下游行业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也 促使本行业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和深化。
中大尺寸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随着大屏化产品的流行、 大尺寸玻璃和屏幕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教育和培训领域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 需求的提升和工控设备及新兴应用领域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的快速发展,中大尺 寸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有望获得较快增长。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水平逐步提升。随着国家对“工业 4.0”、物联网与“智 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推进,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正逐渐成为行业趋势。目前 业内领先企业已率先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和机器设备,通过对生 产环节进行必要投入和升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巩固了企业的 长期竞争优势。
2.2.2 录播设备种类丰富,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录播就是将老师的授课情景完整地录制出来,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录制的内容 推送出去,使之成为可重复利用、可长期保存、可分享共享的教学资源。录播系统 在教育行业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领域。录播系统可以记 录并存储教师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回看和学习,提高学习 效率和方便性。录播系统在教育行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个性化学习:录播系统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并根据自己的 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反馈,教师可以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录播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 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录播系统可以使教育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促进教育资 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录播系统可以使学生在手机或平 板电脑上学习课程内容,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回看。
我国教育行业录播设备市场格局分散,录播设备种类较为丰富。在竞争格局方面, 我国教育行业录播设备市场存在着众多的供应商。目前,知名厂商包括国新文化、 北京文香、科大讯飞等,这些厂商提供的录播设备种类也较为丰富,包括摄像机、 麦克风、扬声器、录音设备等,它们通过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提供更 加全面的解决方案,为教育机构提供更加综合的服务。
高清化,普及化与集成化是录播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录播行业的进一步普及 和学校对录播系统的依赖,录播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发生产出适合未来教育的录 播系统也是目前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头等大事之一,对于未来录播行业的发展,高清 化,普及化与集成化无疑是录播系统的发展趋势。 高清化:高清视频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也能够让后排的学生看的 清清楚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清化则是关键性的因素。 普及化: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和录播系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录 播将会普及到各个地方的学校,普及当地学生和老师。同时,随着录播系统得 到更广的普及录播系统的价格必然会下降,录播系统的使用便于以满足教育的 需求。 集成化:因为录播系统功能肯定不能一成不变,不然定会遭到淘汰,未来的录 播系统将会集各种功能于一身,这样一来教室内设备就能变少,教师上课只有 电脑需要操作,可大大调高教学效率。
2.3 智慧招考:覆盖从考试到招生全服务链,市场空间巨大
智慧招考是教育信息化在考试、招生层面的拓展。在考试层面,智慧招考目前主要 有标准化考场建设和英语机考两种应用场景。标准化考点建设根据具体功能又可细 分为网上巡查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巡查指挥系统和试卷流转 系统等多项系统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方式维护国家教育考试公平、推 进国家招生考试改革并提高招考效率;在英语机考场景中,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机对话”将逐步代替过去“人人对话”的传统英语口语考试模式。目前, 全国已有超过 16 个省份地市将英语听说考试纳入中考或鼓励开展中考英语听说考 试。在招生层面,2022 年全国首个智慧高考服务平台“云招考”上线,对全国高校 来说,可以在“云招考”平台发布招考信息、展示精品课程、全景呈现校园美景, 助力高校在“新高考”政策背景下,实现一站式招生宣传;对全国考生和家长来说, 登录“云招考”平台,即可获取权威招考资讯,云端“逛遍”全国高校,智能辅助 志愿填报,实时“对话”高校招生负责人。
经过两轮建设,标准化考场建设向可视化、精细化发展。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的管 理,2007 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启动建设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对教育 考试信息化的建设进行引导与规范。经过几年的建设,完成了覆盖全国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的任务。然而,经过几年的使用,已 建成的网上巡查系统存在图像看不清、看不全,难以取证,考务平台不完善,互联 互通存在一定障碍等问题;随着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技术的进步,对 原有考点的升级改造在技术上变得可行,从使用上也非常必要。2017 年,以“高清 化改造和统一平台建设”为特征的国家第二轮标准化考点建设正式开始。2021 年, 教育部出台新标准化考场建设要求,意在加强考试管理的可视化、精细化。
高考改革、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规范,将增加对标准化考场的需求。2014 年,国 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启动新高考改革试点,与传统模 式下文理分科的模式不同,新高考采用“3+3”高考模式,即固定语文、数学、英语 三门必修课的同时,学生可自由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中 任选三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将带来高考组织的复杂化,同时也将带来对标准化 考场的更多需求。在国家推行的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计入学生 高考录取成绩。2017 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管理的 意见》明确要求:省级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必须全部安排在教育考试标准化考 点进行,学业水平考试贯穿每个学生高一到高三的学业生涯,覆盖全部 14 个学科, 因此每年学业水平考试参考学生人数将远远高于高考参考人数,另外学业水平考试 绝大多数在本校组织,这将大幅增加每个学校对标准化考场的需求。近年来,为促 进升学考试的公平公正,各地中考也逐渐放在标准化考点中进行,如山西、福建等 地已经要求中考也必须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这将把标准化考场建设推进到初级中 学,大幅度增加标准化考场的市场需求。
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标考建设渗透率较低,为公司打开成长新空间。2022 年诸多地 区要求中考也要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主要建设是以地市为单位。此外,截至 2022 年 H1 全国已有 29 个省份市启动新高考改革,预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化考场也 将加快建设。我们认为,招生考试改革使得标准化考场建设覆盖面扩大,目前中考 及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化考场渗透率较低,有望为公司标考业务打开成长新空间。
在招生层面,“云招考”助力教育行业打造“科技+传播+生态”的新型智能平台和 智慧服务模式。2022 年 6 月,全国首个智慧高考服务平台“云招考”正式上线,它 建立了一套多租户+全维度的管理体系,与学校官网、官微、官博相联通,实现招考 服务的全时域、立体化、多链条拓展。对全国高校来说,“云招考”平台拥有领先 的三维可视交互、融合信息发布、大数据精准分析等技术,在这里可以动态发布招 考信息、视频展示精品课程、全景呈现校园美景,助力高校在“新高考”政策背景 下,实现一站式招生宣传。 “云招考”平台主要包括四个功能版块,招考资讯、高校云展、辅助系统和网上咨 询。“云招考”覆盖了智慧招考主要的需求场景,可以满足考生和家长的核心需求。 权威资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招考政策、政策解读、高校宣传活动、高校招生动态等。 “高校云展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 视频、高精度三维可交互建模等技术, 将高校展示、信息发布与用户服务相结合,实现考生全年 365 天沉浸式线上逛展,同时,在展馆内还可以实现文图、直播、视频展示以及在线咨询等功能。辅助系统 包含三个模块,分别是高考志愿辅助(系统辅助四川省高考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前 筛选院校,包含院校筛选、收藏列表、志愿草表、招生章程 4 个功能)、高职单招 志愿辅助、新高考选课辅助。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教学、教务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实现智 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具体得说,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食堂、 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 整合,达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的目的。
历经五个阶段,智慧校园建设内容逐渐丰富,支撑技术逐渐智能化、融合化。智慧 校园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造进程中经历了校园网、校园信息化、数字校园、智慧校 园到新一代智慧校园的演进过程。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从建设数字校园转 为建设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的建设重点在于基础性设施的完成,而忽略了如何用好 这些基础性设施,智慧校园主要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从硬件制成到应用集群达成无缝融合,实现校园内人、事、地、物、干 的万物智能互联,为师生构建整体化、智慧化校园体验。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建设智慧校园并向纵深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之举。 目前,智慧校园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仍未实现地域、各年龄层 的全覆盖。智慧校园的建设范围有待扩大,从而在实现对高等学校的全面覆盖基础 上向中小学教育延伸;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从一线城市 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在技术层面,智慧校园的技术深度仍有待挖掘和突破,乘新一 轮科技和技术革命的东风,有望形成学习情境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学习分析技术、 社会网络技术、校园移动互联技术、数字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技术五位一体的技术布 局。
智慧校园建设方兴未艾,21 年市场规模 673 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2 年中 国智慧校园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增长趋势发展,2017 年中国智慧校园行业市场规模 456.32 亿元,2021 年中国智慧校园行业市场规模 672.91 亿元。在市场格局层面,智 慧校园前景广阔,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京东、平安等均纷纷入场,布局 智慧校园领域。
综上,教育信息化覆盖的场景较广,服务内容包括学工、办公、教学、教务等方方 面面。硬件设备是教育信息化的载体,细分品类多,应用场景广,市场空间巨大; 智慧招考覆盖从考试到招生全服务链,在高考改革、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不断规 范的背景下,预计 2025 年标准化考场建设市场空间超 100 亿元;智慧校园是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均布局智慧校园 领域,2022 年智慧校园市场规模达 732 亿元。随着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不断落地, 以及疫情改善带来各地财政预算的放松,受制于各地财政预算紧张而压制的教育信 息化需求有望在 2023 年得到释放,产业链中的龙头公司业绩有望得到改善。
3.重点公司分析
3.1 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自创立以来持续聚焦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 等核心技术研究并始终保持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 应用落地,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科大讯飞坚持“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平台”赋能上,依托国内首家上线的人 工智能开放平台——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人工 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应用“赛道”上,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办公、智慧城市 等领域,已经实现了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在不断扩大的应用规模中成效显现。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有智慧教育业务,智慧医疗业务,智慧城市业务,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金融等企业客户 AI 解决方案业务。
在智慧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业务已形成了“政府鼓励认同、师生主动爱用、 家长喜欢信任”的产品格局。科大讯飞依靠良好的政策与宏观环境,通过人工智能实 现“因材施教”及公司智慧教育业务规模化落地。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围绕校内的 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分层作业、自主学习、素质教育及智慧管理等应用场 景需求进一步明晰。讯飞课后服务解决方案解决了课程资源供给、教务管理、课程 评价、数据监管等七大核心问题,促进课后服务“强保障、上水平”。此外,面向学 生的 AI 自主学习 C 端产品价值持续验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科大讯飞个性化 手册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推出以人推题引擎,推荐采纳率突破 95%, 节约学生近 60%的无效学习时间,平均错题解决率达到 80%以上。报告期内,个性化学习手册运营学校数增长 50%,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40%,续购率从 75%提升到 90%。目前,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 32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 外市场应用。
3.2 佳发教育
公司是教育考试信息化龙头,向智慧教育、素质教育拓展打造新增长点。公司产品 涵盖智慧招考、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主要为教育部、人社部组织的国家级考试提 供标准化考点建设方案产品,覆盖考试报名(考前)、考试(考中)和招生录取(考 后),核心产品包括: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网上巡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 作弊防控系统、身份认证系统、AI 考试行为分析系统、考试报名和管理系统、无纸 化体检系统、智能试卷流转系统、英语听说考试系统、智慧机考系统等信息化产品。
中高考加入英语口语考试成为大势所趋,在财政紧张背景下公司新一代英语听说系 统成本优势凸显有望加速推广。从 2014 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至今,英语听说考试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上海市、北京市、 广东省高考均已实施英语听说考试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目前明确要求全省中 考实行英语口语考试的省份已经有 8 个,另外还有 11 个省份、地区鼓励实施。公司 新一代英语听说系统具有成本低、组织简单的特点。在近年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背 景下,公司新一代英语听说系统成本优势凸显接受度明显提升,2021 年成功推广到 8 个城,服务考生超 5 万人。随着中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在各省市进一步推广,公司 产品有望凭借成本优势进入快速发展期。
“新高考”以专业优先为录取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深化时代教育评价 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强对 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涯等方面的指导。目前有 8 个省 9 个市明确发布推进生 涯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并对生涯教育提出有学分、学时要求。公司生涯规划教育学校 端业务涵盖生涯教育云平台、指导中心、教学教具、师资培训等全套方案,帮助学校和学生进行生涯教学管理和课程分析、行为分析。目前,佳发教育生涯教育整体 解决方案已在重庆铜梁、四川乐山、四川宜宾、陕西西安等省市落地。2021 年 12 月,公司打造的全国首个综合性生涯基地在绵阳江油市正式开馆,2022 年已开始正 式运营,有望在当年贡献千万级收入。
3.3 视源股份
视源股份是一家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龙 头厂商。公司成立于 2005 年,以液晶显示主控板卡起家,创建了教育信息化龙头希 沃、会议平板领导者 MAXHUB 等知名品牌。希沃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及终端需 求提供从硬件设计到软件配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011 年起希沃连续 9 年蝉联国内 教育交互平板市场份额第一。2016-2021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20.8%,其中,交互 智能平板收入占比逐年攀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视源拥有行业领先的关键技术实力。视源在音视频技术、信号处理、人机交互、应 用开发等领域拥有深厚的软硬件技术积累。截至 2021 年底,视源拥有超过 6700 项专利,远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从视源的专利结构来看,图形用户界面、显示设备 和显示装置、交互平板的专利数占比较高,表明视源软硬件实力兼备。凭借深厚的 技术积累,视源在产品创新上通常领先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以视源会议平板的无线 传屏技术为例。视源在 2014 年研发出无线传屏技术,2015 年申请了国内专利,迄 今被其它 45 件专利引证。无线传屏技术改变了有线传输、U 盘传输等传统方式,可 实现多台电脑投屏以及在屏幕上对电脑进行操作。2017 年,视源将无线传屏技术应 用在 MAXHUB 第一代会议平板上,在行业内引领会议投屏全新方式。
3.4 鸿合科技
鸿合科技成立于 2010 年,是国内教育信息化重要企业、智能交互显示行业龙头, 同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经营等环节于一身。公司扎根中国教育市场多年, 本着“植根中国教育信息化,服务亿万教师学生”的品牌理念,鸿合品牌产品通过智 能交互黑板、智能交互平板、智能交互白板一体机、激光投影机、视频展台等为教 育用户打造现代化校园,同时提供智慧教室、双师课堂、录播系统、校园数字媒体 发布系统等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完整教育生态解决方案,主要客户群体为中小学和 高校、幼教、培训机构。作为极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鸿合科技自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2019 年 1 月,鸿合科技与中国科学院软 件研究所等共同主导的“笔式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8 年度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 年 7 月,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同成立“自然人机 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面向教育应用等智能交互显示行业的新一代技术。
3.5 捷安高科
捷安高科专注于以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核心,深耕于虚拟仿 真教育培训领域。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为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 铁路局、地铁公司等提供专业的轨道交通仿真实训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以自主 研发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系统仿真三大技术应用平台为核 心,坚持“同心多元”发展战略,主要为我国的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应急安全 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系统级的虚拟仿真解决方案与服务。其中,主营业务轨道交 通领域已开发出涵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务(客运、货运)、机务、供电、 电务、工务、车辆系统的专用实训系统 500 余套。
公司在轨道交通虚拟仿真教培领域深耕多年,与开设轨道交通专业的院校、地 铁公司、铁路局有着密切合作关系。公司采取校企共建、开设产业学院等方式, 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浪潮,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 的力量。公司产品系列丰富,行业技术积累丰硕,是国产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培 训行业的先行者,在轨道交通专业院校中有广泛的影响力。2021 年公司当选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智能轨道交通专委会副主任单位,2022 年参与组建交通职业教育与技能发展工作委员会。通过工作委员会整合“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与金砖国家交通行的教育、技能、信息、标准等资源,搭建国际交流 合作平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金砖国家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发展。
3.6 正元智慧
公司是智慧校园服务引领者,深耕教育信息化二十余年。正元智慧成立于 2000 年, 2017 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二十余年。上市之前,公司产 品以校园一卡通为主;上市之后,公司转型升级,在原有一卡通积淀的基础上,运 用新一代 AIoT 数字技术,打造“融合智能服务平台+智能硬件+应用系统+云服务”的 全场景解决方案。为顺应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的创新发展目标,推进”互联网+教育 “大平台建设,公司从基础层向核心业务渗透,将数字化植入高校的核心业务流程, 重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关键业务链,建立智能运营和服务中心,提供智慧 餐厅、智慧公寓、智慧场馆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校园服务数字化转型。
2018 年,公司基于原有校园业务,推出“高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及易校园 APP,依 托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支付、校园一卡通系统,为中国校园广大师生提供集学习、生活、就业、娱乐、成长于一体的校园全场景服务平台,通过统一认证中心、应用 中心、聚合支付中心、商户运营中心、消息中心、开发者中心、数据服务中心、统 一管理中心构建校园数字化生态服务平台。高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整合照明、温湿 度、空气质量、多媒体、用电安全等系统实现一体化的智慧教室环境解决方案。“易 校园 APP”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支付、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师生提供集学习、 生活、就业、娱乐、成长于一体的校园全场景服务平台。
3.7 新开普
新开普是国内高校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我国一卡通领域首家上市公司,核心业 务市占率超 40%。公司提供整体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学校信息化为基础打造智能 化的服务框架与流程再造,优化数据场景产品及服务。通过多端协同,以互联网思 维,构建可持续的开放、共享校园信息化生态。基于混合云的 PaaS 平台和 SaaS 服 务,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实 现校园智慧运行,支撑校方开展智慧教育,让校园管理更高效、服务更简单、教研 更多元、决策更科学。公司通过校园一卡通、数字化校园平台及应用、教务管理系 统、在线缴费平台、完美校园 APP 等产品的融合布局,实现由 toB 系统开发向 toC 互联网应用的成功延伸。目前已经打造了中国高校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一卡通业 务覆盖 1,200 所高校,有望深度受益于教育信息化政策红利。2016-2021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8.3%,其中,智慧校园云平台解决方案业务占比稳步提升。
3.8 竞业达
在智慧教育领域,公司以智慧教学与校园、智慧招考、数字职教解决方案,服务于 高校、中小学及职业院校的教育、学习、管理、评价、考试全流程。公司是全国最 早从事国家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之一,也是考试行业内产品和解决方案最全 面的企业之一,业务覆盖二十八个省级区域,全国半数以上的地市,全国近 40 万间 教室。公司重点围绕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及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 要求,提供网上巡查系统、考生身份认证系统等核心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三 库、两流、一图”的多层可视化动态数图展呈,辅助决策者高效指挥。
公司紧扣教育部考试院“三库两流一图”重点要求,完成各省、市、自治区与教育部 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间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的实时交换,尤其在“考生流”、 “试卷流”的动态数据实时监控及实时上报方面不断更新技术、迭代产品,为众多省 市的各项重要考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及全面服务。2022 年 H1 内公司中标或参与 了黑龙江、西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已累计参与 建设 13 个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省级平台),以平台高点带动公司智慧招考 业务的不断拓展。 公司还布局了智慧教学与智慧校园业务。智慧教学即基于智慧教室、教学云平台、 移动应用,形成以教学大数据为核心的感知、采集、监测、挖掘和分析体系,支撑 高质量个性化人才培养。智慧教室业务即构建双屏教室、三板教室、研讨型教室、 MOOC 教室、VR/AR/全息教室等多形态智慧教室,实现常态化直播录播、可视化 督导评教、跨校区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智慧校园即基于物联网技术,实 现一张网全校域智能感知、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构建校园大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