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强基础 重质效 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慧聪教育网】近年来,吉首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六大方面的29项具体措施,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满意的教育”吉首新篇章。
立足教育公平,筑牢优质均衡发展核心。一是优化布局,重塑农村教育“一张网”。出台《吉首市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方案》,采取“留、并、建、撤、改”等方式分步调整优化农村校网布局,并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提质改造。2021年以来完成6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40所,解决学生食宿、接送等问题,让农村学生“上好学”。二是共育共管,端好城乡教育“公平秤”。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实施城乡学校党建共抓、课改共进、资源共享、教学共研、师资共长、质量共赢的“六共”运行机制。2020年以来,共投入师训经费1790余万元,组织开展和参与市级培训97个、州级培训12个、省级培训37个、国家级培训206个,参与教师36101人次,实现“数字化校园”全覆盖,全面推动城乡之间、校级之间办学水平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改建并举,扩大教育资源“供给面”。坚持学位建设“三个优先”,采用配套新建和维修扩容两个策略,持续扩大学位供给,实现“学位等人”的新局势。围绕老城区、乾州区、高铁新区、州经开区“四区”功能布局,2020年以来,投入资金约10亿元,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学校7所,共增加各级各类学位约4万个,实现教育资源与城市发展功能配套的有效衔接。
立足教育质量,增强优质均衡发展动力。一是软硬兼施提升“双减”质效。规范管理、挖掘潜力,推进“一师一课一作一服务”四优建设,不断提升学校软硬件实力,促进“双减”提质增效。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县,双塘小学、乾元小学获评省级劳动教育实验校,双塘小学成立省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和优质化,打造了茶艺校园马颈坳小学、舞龙校园河溪小学等10余所课后服务特色学校,推进非遗进校园,开设“玛汝课堂”,创编花灯操,把苗鼓打进湖南卫视,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位居湘西州前列。二是体教融合发挥“1+1>2效益”。深入探索体教融合模式,每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举办各类体育比赛419场,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项目83项,每周参与学生达1.5万人次。先后为省攀岩队输送攀岩运动员7人,为省体校输送攀岩运动员4人,为高校输送三名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近三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荣获3金8银5铜、在省级比赛中荣获21金19银15铜,市级运动会运动员由1000余人增加至3164人,打破21项市纪录和6项州纪录,从而实现竞技体育、教育教学的双促进、双丰收。三是学用相长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校企深度融合,将市幼师专业对接湘西有机茶业、果蔬、中药材、民族服饰等产业,加强与地区企业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组建或参与协同,走出去联盟打造区域品牌。建设员工技能培训中心,近三年来,为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3000多次和技能培训4000多次,形成“校中厂、厂中校”“2.5+0.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