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入督导 张力激出活力
【区域简况】
【慧聪教育网】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齐国故都、聊斋故里、石化名城、陶瓷之都。这里有厚重的齐文化与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百年工业文明,也有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演绎了“百家争鸣”的千古美谈。变革开放、包容务实、尊贤尚功的精神延绵至今,为淄博教育的发展积蓄了厚重的底气。目前,全市有中小学校484所,在校学生50.3万人,教职工3.95万人。
“在实施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之前,我们学校虽然在众多乡村学校中口碑较好,但缺乏特色和活力,遇到了发展瓶颈。”近日,地处山东省淄博市最东边的乡村学校齐陵中学校长刘存利介绍,学校所处的临淄区基于全市“知行智合”的督导文化引领,在区域内启动了“一校一案”发展性督导改革,引领学校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所乡校用“和美”文化引领各项工作“百花齐放”,获评省书香校园、省温馨乡村校园等称号,仅3年时间就吸引回流学生155名,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齐陵中学脱胎换骨的变化背后,正是淄博市近年来强化教育督导文化建设、促进教育督导工作提质增效,引领学校向“文化高地”升维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践凝练文化,重塑督导新生态
2010年,淄博市就提出“总结凝练淄博特质教育督导文化”这一命题。其时,淄博市教育局总督学高权刚刚负责教育督导工作。
高权躬下身子做调研。“为了迎接督导检查,学校要提前准备各种材料,还要把真实的问题隐藏起来,这种形式主义的督导不仅毫无价值,还给教师增加了很大负担。”一位教师鼓起勇气向高权“诉苦”。这让高权心里有些沉重,并意识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学校长期在各种迎检活动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将督导与‘检查’画了等号”。
怎样扭转这种“高耗低效”的督导局面?高权认为要立起一面教育督导文化的旗帜,让督导工作者和学校真正理解教育督导的价值理念和意义。打定主意后,他带领督导工作队伍,边实践边总结提炼适合淄博教育督导工作的文化理念。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提炼,淄博教育督导工作逐步凝练出12字督导文化核心理念:“知行智合,求真惟实,导预督正。”“这12个字不仅是淄博教育督导工作的核心文化理念,也是实践路径和行动指南。”高权解释说,“‘知行智合’即以智慧创新为引领的知行统一,‘求真惟实’就是以规律常识为基础的认真较真,‘导预督正’就是以教育生态改善为追求的督导境界。”
“督导文化的确立,不仅倒逼督学队伍在实践中形成了‘心有所念,行有所向,干有所依’的干事之风,也为各基层学校的文化建设起了‘立标打样’的示范作用。”山东省特级教师、省政府督学耿玉强说。在这样的督导文化理念引领下,一种全新的督导方式——“不看材料,看现场”“不避问题,共求解”的“岗位验证法”应运而生。
文化引领变化,推动学校发展破局
教育督导文化要通过督学的一言一行落到每所学校,形成一种无形的“文化场”,并将其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学校精神生长的“导航灯”,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山东省综合高中试点学校——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校长路兰英就深切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在办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督导组到了学校就直接走进教学管理岗位,深入师生活动现场,进行全面了解。不仅督促加快整改已知问题,也帮助学校发现源头问题、预测苗头问题,并对综合高中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指导。”路兰英告诉记者,“这样的岗位验证督导法,‘督’的是深层次问题,‘导’的是未来发展方向,也让学校更加坚定了走好‘多元办学,为学生提供适宜教育’的办学思路。”
从2023年2月开始,淄博市教育局立足制约学校发展的几个“老大难”问题,先后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了五次“教育督导文化论坛”,通过进一步的碰撞、分享和凝聚共识,改进实施路径。如全市第三次教育督导文化建设论坛,就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遭遇瓶颈的现实,全市督学骨干队伍及31所小规模学校齐聚沂源县大张庄镇曹家庄小学,共探“破局之道”。论坛上,中庄镇社庄完全小学校长介绍了该校实施“文化自信、课程自省、管理自洽”的教育实践,引发参会校长热议。在该论坛上受到启发的博山镇中心学校朱家庄小学校长李健来,回去后决定利用学校群山环绕的地理优势,开发中医中草药课程,走“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美”的乡村学校发展新路子。在这样的督导文化引领下,淄博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渐形成了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和课程、突破发展困境的“发展共识”。
文化示范先导,走在问题前面
“目前,高青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80%,公办幼儿园4年补充在编教师392人,在编教师占比由15%上升到100%。”淄博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刘培侦告诉记者,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高青县近年来的变化,也得益于教育督导文化提出的“导预”——未雨绸缪,引领工作走在问题的前面,进行前瞻性思考与谋划。
“要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拥有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公办幼儿教师队伍很关键。”高权说。淄博通过分析研判,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以督导引领各县区积极补充公办幼儿教师,全市公办园在编教师占比达到了67.21%,从根源上落实普及普惠的要求。“这就是文化理念先‘导’的作用——有预见性地将涉及教育改革发展本质性的、规律性的、内在的隐性资源要素唤醒,引领教育工作走在前、开新局。”淄博市教育督导智库专家孙正军说。
3年前,孙正军发现玄龄小学“小胖墩”“小眼镜”众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这一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丰富和科学”。在他的指导下,玄龄小学在充分保证“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基础上,率先全员推广“零点体育教学”、餐后“慢走20分钟”等活动,该校课表排上了临淄查拳非遗课程、大众蹦床体操课等,击剑、拳击、羽毛球等12项“自助式”特色体育课程也进入选修名单。近两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数据均上升到了全区前列,近视率和近视增长率防控两项指标稳居全区第一。
“多年积淀形成的淄博特色教育督导文化,来源于实践,又反哺于实践,是对‘强国建设,督导何为’的积极回应。”淄博市教育局局长孙英涛表示,“下一步,淄博还将进一步强化提升督学队伍素质能力,擎起教育督导文化之灯,督导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局长说】
奋力蹚出教育督导的淄博路径
孙英涛
教育督导如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回答好强国建设的新命题?
从宏观视角来看,一方面,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其“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督导既要全面履行其法定职责,也要注重以更高的站位发挥其文化引领功能,促进学校文化和教育品质持续提升。
淄博教育系统立起的督导文化旗帜,以更强的凝聚力、影响力与辐射力,发挥了评价的“指挥棒”与“风向标”作用,蹚出了一条以教育督导文化建设为区域与学校向高质量发展赋能的淄博路径。一路走来,淄博以遵循教育规律办学为基点,以督导文化建设为支点,坚持从党和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战略上抓教育,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办教育,增投入、促改革、抓队伍、强保障,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淄博教育破壁垒、补短板、强特色,在全省形成了名师名校长培养的“淄博现象”,打造了智慧教育一路领先的“淄博样本”,推出了校家社全环境下“五育”融合的“淄博模式”,迈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督导何为”的实践命题,不断校准坐标定位,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突出文化引领,以具有淄博特色的教育督导文化答好强国建设的“时代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