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潜在拔尖创新人才尽早“冒尖”

慧聪教育网 2024-12-19 11:2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慧聪教育网】这是一场特别的研讨会:与会的不仅有11所高校专家学者、30所高中负责人,还有多家高新企业代表;不仅有中学生,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什么吸引这些人聚集起来?

近日,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中贯通一体化协同育人等议题,一批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开展研讨,并走进当地中学交流经验,就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培养谁?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面向全体

“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来看,创新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需要在中学阶段就奠定基础的,但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产生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长具有长周期性。从这个意义看,为了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长”出来,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该面向全体而非少数,正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和实践者的共识。

在英华实验学校,学校在“发现+”理念下,以课程建设为锚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面向群体的拓展课程和面向少数的定制课程,通过体量庞大的“发现+兴趣选修课程”,为在艺术、体育、文化、科技等不同领域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提供选择,形成了有梯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党委书记孙德昊看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试错”和“试对”同样重要,而课程和活动的丰富性是关键。“往往我们太想找到那些‘对’的人,让他们尽快成长出来,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拔苗助长,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许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捷径’。”孙德昊说。

如何培养?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培养学生

按下启动键,随着88根杠杆“手指”的上下翻飞,这台没有真人演奏的钢琴“活”了起来,一首高表演难度的《泉水》乐曲声流淌出来。

把音乐和科技结合起来,这是英华实验学校高中生吴一凡的梦想。她和团队3名同学融合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音乐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成功地制造出了这台自动演奏机器人。

观看完这场特别的展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饶子和印象深刻。饶子和表示,在基础教育层面,创新教育需要特别鼓励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就应当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物理学院教授方哲宇也很认同“交叉”的重要性。

“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基础科学的热情,将物理、数学、化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科学的探索者,从课堂上的学习者成长为实验室中的实践者。”方哲宇说。

天津英华实验学校联合总校校长林向阳介绍,学校努力应对在组织和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面临的课程规划、师资、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挑战,以常态化的跨学科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谁来培养?高中、高校、高新企业要协同育人

安装光片,调试电压参数,记录电子数据……在英华实验学校量子科技实验室,9名高一学生操作着光电效应演示器,学习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光的波粒二重性。

实验室负责人邢帆介绍,借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学合作育人的新模式,这间30多平方米的量子实验室不仅配有量子计算教学机等重要实验设备,更有着一套由大学、中学教师共同开发的课程,为对量子物理有兴趣、有潜质的高中生提供拓展学习的机会。

高中与高校、高新企业进行“三高”共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的一种积极探索。在英华实验学校,学校已经分别与微软、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合作建成了5个前沿科技实验室。

研讨会上,由中国农业大学、思楷学术和英华实验学校共建的生物实验室正式揭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接力赛,多方应该共赴。”孙德昊表示,受资源限制和教育评价的功利性等因素影响,当前,“三高”共育模式更多出现在一些生源质量好、教学成绩突出的知名中学,在共育中,高校和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短期教育投入和长周期教育成效评价的平衡难题,“‘三高’共育模式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