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今集团举办“AI赋能·托幼未来”闭门峰会,培养高质量人才
5月19日,“AI赋能·托幼未来”创新实践闭门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启今集团、心云天地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交流研讨等形式,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推动托幼领域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晓辉校长,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忠勇校长,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孔健副校长,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张星瀛院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滕川副院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厉育纲院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平若媛院长,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前与托育教研室刘畅主任,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吴超越校长,北京心云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宏伟、副总裁孔凡渝等嘉宾出席会议。启今集团创始人、总裁史燕来到会致辞,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张帆主持会议。
深度研讨:新双高背景下,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启今集团创始人、总裁史燕来在致辞中回顾了集团27年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聚焦核心、适度延伸的发展战略。史燕来表示,启今集团在0~6岁教育领域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并在托幼一体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未来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与管理,通过与心云天地等专业团队合作,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模式,为托幼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启今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张帆在介绍了集团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实践成果及未来规划。他指出,托幼一体化的市场趋势,要求从业者兼具0-6岁全周期照护能力,这对高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而启今集团在课程内容建设与支持、实践实训教学、校企双师共培、实习就业支持方面具备优势,未来还将建构“内容+技术”的全方位支持,赋能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启今集团副总裁、托育事业群总经理高寿岩分享了托幼一体化的产业洞察与高校课程创新融合的实践经验。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托幼一体化在课程体系、环境创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强调了托育机构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启今集团愿意与更多高校合作,共同探索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启今集团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校企合作与发展中心总经理夏晓英分享了集团在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就业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支持学生更充分、更适配地就业。她指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质量就业成为关键目标。高校和企业应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课程优化、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规划服务。
心云天地总经理孔凡渝在分享中指出,“新双高”背景下,金课建设应关注学科融合、AI技术的应用,通过职业能力认证,提升学生就业率,实现岗课赛证融合,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院校分享:精准对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晓辉校长在分享中指出,产教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是校企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和企业应共同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如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康养专业发展等,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厉育纲院长指出,学院不仅注重岗位和项目合作,还致力于将真实场景、任务和流程融入教学,借助AI和大数据辅助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未来,学院计划与更多院校和企业合作,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托育和家庭教育为纽带,构建覆盖0~6岁儿童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平若媛院长分享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学院构建了“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进阶”课程体系,要求在技能教学之外,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底蕴。此外,学院正在积极考虑专业发展方向和师资团队建设,致力于提升学生层次,探索专业领域转型,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忠勇校长从国家政策、人口变化、经济形势及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了高等院校在托幼人才培养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高校、企业、幼儿园三方需找到合作共赢的点,共同推动学前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参会的高校领导和专家围绕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就业支持、实践创新等议题进行交流和分享。期待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够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托幼服务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转型升级。
启今集团携手心云天地达成战略合作
会议期间,心云天地总裁李宏伟、启今集团副总裁张帆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启今与心云天地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在学前教育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核心优势,致力于岗位能力图谱的开发和实践课程体系的搭建,将基于产业端的需求融入教学端的课程中,深化产教融合。
参会的高等院校领导分批走进北京防化幼儿园、世华水岸幼儿园和北京方庄稚梦婴幼学苑进行参观交流。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他们深入了解了启今集团在托幼一体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岗位需求,对于启今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研发表示高度肯定。
此次闭门峰会的成功举办,为院校领导和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探索产教融合、双高建设背景下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为实现“幼有善育”的民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