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慧聪教育网 2025-08-21 15:43 来源:科大讯飞智慧教育

8月18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盛大开幕,科大讯飞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的应用成果成为焦点。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蚌埠市、天津市河西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山东省肥城市、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区域现场分享了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后,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想在人工智能时代走向规模化的现实路径。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因材施教:从千年理想到现实突破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激励了无数教育工作者诲人不倦。科大讯飞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核心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性创新,将这一千年理想转化为可落地、可推广的教育实践。


深耕智慧教育领域21年,科大讯飞探索出“过程性学情采集-智能评价-学习路径规划-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规模化因材施教技术支持路线。通过采集每一次测试、每一份作业反馈的信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形成学生个人学情画像,快速找到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薄弱项。同时对学生学情进行自动分层,智能推荐、科学匹配分层作业,把学生从重复无效训练里解放出来。同时,基于科大讯飞智能终端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更大规模、更高频次、更多形式的互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反馈实时了解学情,并动态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基于这一路线,自2019年起,科大讯飞已在全国90多个地市、区县,与教育管理者、一线师生共同开展因材施教综合实践,惠及千万师生。人工智能赋能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实践,共同绘就了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立体图景。它们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典范,更是教育理念迭代的生动注脚,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未来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区域深耕:应用落地成为解题关键


在与科大讯飞的深度合作中,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蚌埠市、天津市河西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山东省肥城市、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重庆两江新区结合自身教育痛点,将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与本地需求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交出了亮眼的“教育答卷”。


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冯璐、合肥市第一中学校长吴英明作为校长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人工智能助推智慧学校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两所学校实践是合肥市智慧学校建设情况的缩影。早在2013年,合肥市即在部分市属学校开展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试点探索,2018年实现市属学校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2019年,合肥市统筹推进各县区智慧学校建设,并于2021年底实现全市范围内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2023年底,合肥市启动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项目,全市初、高中所有班级智慧课堂实现全覆盖。目前,合肥市省级智慧学校应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已初步形成数据融通、智能互联的规模化创新教学体系。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冯璐在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名校长论坛上介绍了学校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育人新探索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合肥市第一中学校长吴英明(左二)在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名校长论坛上围绕“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智能时代关键能力建设”展开深度对话


安徽省蚌埠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在主题报告中表示,作为首批与科大讯飞合作推进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区域,蚌埠市构建“1+3+6”蚌埠创建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治理机制、创新资源供给方式,率先全省完成覆盖全市的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成功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天津市河西区聚焦“人机协同”核心,编织“数据治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研、全景育人”五大协同生态链。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建伟在大会上强调,河西区与科大讯飞共建全国首个融合大模型的区级教育数智基座——“河西教育智能驾驶舱”。同时,创新引入AI大模型技术,打造全区普教垂直领域的超级智能体“哪小吒”AI深度融入教学、学习、教研、育人全场景,河西区逐步构建起高效、智能、全面的数据驱动型教育治理新生态。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冬雪在大会上介绍,大东区从“强化顶层设计,规划转型路径”“夯实数字基座,筑牢发展根基”“推动课堂革新,重塑育人模式”“共建智慧生态,赋能持续发展”四方面,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全区中小学依托智能终端,基于课堂数据采集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形成“三段式”智慧课堂模式,引导教学从经验型走向数据型,助力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和教学场。未来,大东区将基于“基座支撑+数据赋能+场景创新”三大引擎,构建“技术筑基-场景重塑-素养进阶-人才输出”智慧教育模式。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兴武介绍,面对67.2%的学校为乡村学校的困境,市中区于2023年与科大讯飞合作实施区域智慧教育项目,通过统筹顶层设计、强化资金投入、提升数字素养、深化精准教育等一系列“小改革”措施,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发展“大均衡”。项目运作以来,全区教师数字胜任力总体水平提升21.4%,乡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162%,乡镇中学A等级学生比例提升1.93%,E等学生同比减少2.97%,有效破解了乡村教育基础薄弱、师资不均、资源匮乏等难题。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山东省肥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在主题报告中介绍,肥城市以“筑基、变革、跃升”三步走战略为指引,联合科大讯飞建设教育数字基座,创新“1名AI导师+3名种子教师+N学员”成长模式,推行1所优质校带3所乡村校的“1+N”帮扶数字共同体,实施“靶向资源推送”,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率从68%跃升至100%,乡村学校知识点掌握率提升25%,加快提升县域教育数字化水平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贻雄在大会上说,鲤城区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联合科大讯飞推进全域智慧教育建设。在技术支撑上,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通国家、省、市三级数据接口,打造“资源直通车”,引入、开发AI助手工具等,减轻教师事务性负担;在能力提升上,打造“分步进阶、靶向赋能、应用驱动”的培训体系,构建“线下集中、在线选学、校本实践、岗位应用”四维融合的教师研修混合模式,推动教师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发展的转变;在评价激励上,推行“教师数字画像”,建立“一人一档”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引导教师分阶段、递进式、终生化发展。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杜术林分享道,重庆两江新区以“AI与教育双向赋能”为导向,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赋能、学校实践”的区校两级的区域数字教育软件生态体系,打造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三台联动”体系,加快打造一批示范性、标志性多跨综合场景,形成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学科的全域数字化协同能力,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聚各方合力打造数字教育软件生态。


赋能90+区域,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亮相世界舞台


从天津市河西区的“人机协同”到枣庄市市中区的“乡村振兴”,从沈阳市大东区的“课堂创新”到重庆两江新区的“生态共建”,科大讯飞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实践,不仅破解了规模化与个性化、学习负担与全面发展的矛盾,更让“因材施教”的千年理想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面向未来,科大讯飞将携手更多区域,让规模化因材施教模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教育强国建设、全球智慧教育变革贡献力量。


*文中数据源于实际应用监测


文| 章雨

责编| 周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