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河行 实践谱华章——黄河生态调研实践纪实
为深入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山东理工大学“砼”心聚力黄河畔,“智”析脆弱生态链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整装出发,沿黄河流域开展生态脆弱性专项调研,以专业学识与实践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生态担当。
出征授旗明方向 岗前培训强技能
7月7日,学校暑期实践出征仪式上,团队作为重点团队获授旗。通过新闻撰写规范、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成员明确调研目标与安全准则。学院寄语学子以实践淬炼信仰,团队带着精心规划的方案,满怀热枕踏上黄河生态探索征程。
水文探秘学新知 实践交流促成长
7月11日,实践团赴淄博市水文中心开启“技术探秘”。座谈会上,专家讲解好似剥茧抽丝,从全维度监测网络到预报预警的“安全防线”,从人工监测的艰辛到大数据的“科技翅膀”,再到水质监测守护生态平衡的“密码”,层层揭开水文工作的神秘面纱。实地参观中,测报中心的数据跳动如脉搏,化验室的仪器运作似精密交响,让成员们直观触摸水文技术的实践温度。
湿地调研听民声 生态民生共绘景
7月13日,团队走进淄博孝妇河湿地公园。公园绿意盎然,成员们如同穿行在生态画卷。问卷调查与走访交谈架起连心桥,民众对生态改善的点赞、对护河行动的热忱,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生态与民生共荣的暖流。这些沾满烟火气的基层声音,既是生态治理成效的鲜活注脚,更给调研注入了充满温度的民生底色。
校地签约搭平台 馆内研学悟生态
7月16日,校地实践基地签约揭牌如播下合作种子,为生态实践搭建成长沃土。水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就像“生态哨兵”,默默守护江河安澜;同日走进黄河文化馆,“生态保护”展区的动态沙盘流转岁月,实物标本诉说变迁,让成员们对黄河生态的认知从纸面文字跃为立体图景,身临其境感受治理之路的艰辛与辉煌。
气象监测探奥秘 数据支撑护安澜
7月17日,团队走访东营国家基本气象站,实地观摩气温、湿度等数据实时采集过程,了解大数据模型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看清了数据从“天空”到终端的诞生轨迹。气象数据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讲解,如纽带串联起科技与民生,让成员们深刻体会气象科技守护万家灯火的力量。
水文技术深探秘 专业价值再认知
7月18日,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水文中心,如穿梭于“水文科技的时光长廊”。史料展区里,泛黄的照片与文献静静诉说着1956年建站以来的风雨历程,从简陋的观测工具到覆盖全省的现代化监测网络,水文事业的发展如画卷徐徐展开。专家详解洪涝预警、干旱应对的技术原理,成员们似拨开迷雾,深刻领悟到水文技术正是守护江河健康的“硬核力量”,专业价值在实践中愈发清晰。
一路调研、一路研学,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专业理论转化为生态洞察。青春足迹遍布黄河两岸,实践成果凝聚青年智慧。从基层民声到科技支撑,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挑战,实践团既积累了丰富的一线资料,更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用知行合一的实践成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了青年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