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慧聪教育网 2025-09-08 13:00 来源:互联网

共青团公益课堂开讲!趣味教学点亮“七彩假期”,助力青少年玩转学习 为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提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由西北工业大学“彩翼宣讲团”联合宝塔区团委、蟠龙战役红军小学共同举办的“七彩假期·科技创新启蒙”主题志愿服务公益课程。课程围绕“科学记忆”“专注力训练”“故事创编”三大主题,通过趣味教学与互动游戏,让青少年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实用技能,收获成长乐趣。

科学记忆有妙招,破解学习“记不住”难题

“刚背的英语单词转身就忘,课文背诵总是卡壳……”不少青少年在学习中都面临记忆难题。公益课堂上,志愿者以“好记忆有方法”为主题,结合生动案例,为孩子们带来三大高效记忆法,轻松破解记忆困境。

谐音记忆法让抽象知识变生动。志愿者以历史教材中“八国联军”的记忆为例,将俄罗斯、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八个国家的首字提炼为“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再巧妙转化为谐音“饿的话每日熬一鹰”。“这个口诀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六年级学生张浩兴奋地说,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在谐音的帮助下变得朗朗上口,记忆效率大幅提升。

“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图①队员讲述记忆联想法

联想记忆法则教会孩子串联零散信息。面对“阳光、奶茶、立即、猴子、开心、电车”六个毫无关联的词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其编织成完整场景:“猴子出门看到阳光明媚,立即开心地骑上电车去喝奶茶。”通过画面感十足的句子,孩子们轻松记住所有词语,还学会了主动联想的思维方式。

图像记忆法为古诗文背诵开辟新路径。在讲解唐诗《寻隐者不遇》时,志愿者先提取“松下、采药、此山、云深”四个关键词,再带领孩子们将关键词转化为具象图像——松树下的童子、背着药篓的隐者、云雾缭绕的深山。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白纸上勾勒出脑海中的画面,再对照图像逐句背诵古诗。“看着自己画的图,好像跟着诗人一起找隐者,诗的意思和句子都记得特别牢。”四年级学生李萌展示着自己的画作,成就感满满。

为让记忆方法更易实践,志愿者还设计了“记忆力闪卡”互动游戏。孩子们被分为两组,每组领取一套成语闪卡游戏包。随着志愿者一声令下,1分钟的观察计时开始,孩子们紧盯游戏盘上的闪卡,努力记住每张卡片的位置。时间一到,闪卡被翻转覆盖,孩子们凭借记忆指认相同成语的位置,现场气氛紧张又热烈。“我们组用了3分20秒就完成所有配对!”获胜小组的成员们欢呼雀跃,在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成语知识,更锻炼了快速记忆能力。

专注力训练趣味多,打造学习“超级武器”

“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图②队员们讲述记忆方法

“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图③队员和同学们讨论

“专注力是学习的超级武器,它需要每天练习。”志愿者以这句话开启“玩出来的专注力”主题课堂,通过“我说你拍”“舒尔特方格”两个互动游戏,从反应力、听力、视觉专注力等维度,帮助孩子们提升专注水平。

“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图④同学们认真讨论

除了基础挑战,志愿者还设计了创意环节——让孩子们自主编写“舒尔特方格”。大家发挥创意,在空白表格中随机填写数字,再与同伴交换完成。“我把数字换成了拼音,让同桌找‘a、o、e、i、u’的顺序!”三年级学生陈思的创意玩法引发连锁反应,孩子们纷纷加入个性化设计,在趣味挑战中进一步强化了专注力。

“七彩假期” 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趣味中玩转学习

图⑤队员带同学制作旗子

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公益课程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通过趣味化、互动化的教学形式,将实用知识与快乐学习相结合。未来,将继续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服务范围,为更多青少年搭建成长平台,助力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能力、拥抱成长,让假期生活更有意义、更具色彩。

文|李智善

图|杨晨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