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个坚持” 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慧聪教育网 2021-12-17 11:46 来源:绵阳教体局

【慧聪教育网】绵阳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意见,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以“三个坚持”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双减”工作。

一、坚持高位统筹,抓紧抓实工作部署。

把“双减”工作摆在全市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谋在深处、干在实处。高标准谋划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自暑假以来,切实统筹校内与校外、统筹改革与稳定,强力部署推动各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督办,分管领导牵头主抓,先后召开工作会、推进会、协调会等9次,印发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相关配套文件14个,就抓细抓实“双减”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成立市、县、校三级“双减”工作专班,建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风险化解处置专门协调机制,研究出台风险化解处置专项工作方案,统筹18个市级部门联动开展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多层次宣传引导。对教育系统,采取召开会议、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深入学习“双减”政策,确保率先学深悟透。对家长及社会,利用“绵阳教体”官方微信、中小学校企业微信号以及“绵阳日报”“绵阳观察”“绵阳政事”等地方主流媒体,发布“双减”政策信息180余条次,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定向推送校外培训提醒函、告知书等4次,阅读量达70万+。挖掘梳理典型经验,高新区火炬实小课后服务入选全省“双减”工作十大典型案例,科创区课后服务工作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采用。全覆盖督导检查。把“双减”工作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纳入对县市区(园区)政府履职督导评价,采取“常规督导+专项督导”方式“全面督、经常督、强力督”,全市280名责任督学累计开展督导3216校次,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月月覆盖、校校覆盖”,发出督导通报和整改通知98份,约谈相关负责同志55人次;近期组建10个工作组,集中两周时间对14个县市区(园区)进行了全覆盖专项督导。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督促学校落实好“双减”政策。建立完善“双减”工作“日报”“周报”“半月报”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动态跟踪监测各地工作进展。集中公布市、县两级“双减”违规问题、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举报渠道,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二、坚持全面规范,从严治理校外培训。

以学科类培训为重点,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从严监管培训内容。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备案审核制度,出台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项目鉴别指引,明晰培训项目鉴定标准、方法和程序,严防培训机构“打擦边球”等逃避监管的行为。从严监管办学行为。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周末专项检查制度,采取“明查+暗访”“随机+定向”等方式,市、县联动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多轮次、常态化督导检查;教体、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开展“点穴式”检查整治,多管齐下、深挖细查培训机构在办学资质、培训时间、培训师资、虚假宣传、疫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累计检查培训机构2842家次,督促整改问题机构79家。从严管控培训广告。市教体、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率先发布《规范校外培训广告行为的行政提示函》,全面清理培训广告,坚决整顿校外培训营销乱象。突出源头管控。明确学科类培训机构只减不增,市教体、民政、市场监管部门细化制定“营转非”工作流程,分类明确“营转非”、机构转型、终止办学三个指引,开展政策培训,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引导机构转型或良性退出,坚决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突出风险防控。组织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4轮系统摸排,将校外培训治理纳入网格员日常联系和巡查范围,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全面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和风险底数,健全动态排查、监测、研判、预警工作机制,科学评估低、中、高风险等级,确保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化解。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培训机构“跑路”等重大风险,印发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确定2个区开展预收费监管试点工作,拟订《绵阳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工作方案》及《管理规则》,全面推行预收费托管资金监管模式。

三、坚持提质增效,做优做强育人阵地。

坚持“减负”“提质”两手抓,按照作业减负、课堂提质,校外减负、校内增效的思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校内服务质量“做加法”,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针对性开展摸底调研。紧扣课后服务、假期托管、教学质量等群众关注热点,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面向10万余名师生家长收集意见并建立台账,摸清群众期盼点和工作难点、堵点,为提升工作质效奠定基础。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及早出台加强“五项管理”措施20条,督导各地各校制订作业管理“一校一案”。在全省率先研究下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和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实现全市47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研究拟订课后服务实施意见,督导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开展课后服务试验区(校)遴选工作,通过课后服务配合做好减负工作,缓解家长因“双减”带来的焦虑。全市共有453所义务教育学校(寄宿制学校除外)开展课后服务,35.85万余名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比99.25%;2.38万余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占比96.73%,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制学校除外)全覆盖,有意愿参加的学生全覆盖,家长满意率达到97.96%。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全省“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牵引学校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结合绵阳基础教育特色和优势,研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科学诊断学情教情。举办“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制定《精准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督查巡查方案》,实行局长、校长、年级组长定期听评课,形成随机推门录课常态化机制,督促各地各校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