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率先推迟实施,普职分流前途生变?
【慧聪教育网】2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转发了《人民教育》2022年第2期刊发的文章——《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教育政策取向》,其中写到: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不过早地进行普职分流,而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纳入教学环节。”
这一做法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毕竟1:1的普职分流比例下,家长们焦虑不断,鸡娃不止。在“双减”的背景下,浙江率先提出“不过早进行普职分流”意味着什么?普职分流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浙江率先推迟普职分流,代表了何种趋势?
《人民教育》2022年第2期刊发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会同人民教育杂志社,共同策划的专刊,聚焦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教育政策重点与创新实践。
2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教育之光”转发了开篇文章《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教育政策取向》。
其中指出:
中学阶段还是打基础的阶段,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更多可以在“学校后教育”阶段培养,因此宜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从而让更多的人通过高考升入高等学校就读,使孩子接受更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为今后的创新创业积蓄更多潜能。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不过早地进行普职分流,而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纳入教学环节;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又不应局限于职业院校,而把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专业等也纳入职业教育范畴。
这样的消息,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下,赢得了家长一片欢呼。
虽然这些年,推迟普职分流的争议不断,但作为官方发声的,浙江省是头一个。文章的署名作者是陈峰,他是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他署名的文章自然代表着浙江省教育厅的官方态度,刊登在《人民教育》上,表明这样的方案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浙江作为全国改革的先行区和试点区,由它率先提出,是否意味着“普职分流问题”即将进入决策视野?
取消普职分流,为什么呼声强烈?
声音由来已久,多位专家建议取消
在浙江省正式提出“不过早进行普职分流”之前,延迟普职分流的声音早已层出不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公开表示目前中考录取比例为5:5,对心智比较晚熟的男生来说不太公平。
因此他提议取消中考分流,将12年学制直接缩短为10年,不进行中考考试。调整后的10年学制,教学模式是5+2+3,顾名思义则是小学念五年,初中念两年,高中念三年。
与此同时把这10年全部归属于义务教育,让每个学生至少都拥有高中以上学历。小学6年时间学习基础知识显然有点多,调整为5年后,学生发展空间更广阔。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也表示太早对学生进行分层,会让等级意识变得更加明显,因此,他建议缩短学制,并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则坦言上职高确实没出息,中考分流是逆潮流而动:“不应该把不成熟的男孩,直接送进职高,应该给他们上大学生的机会。”
普职分流存在的现实问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普职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人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人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此后,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在政策层面被不断推行和发展。
根据“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的教育公报数据,5年里中职招生占比稳定在42%左右,意味着普高招生占比是58%左右,确实动态保持了普高和中职大体相当的招生水平,但完成了数量指标,并不代表完成了质量指标。
1、中职生源质量进一步下滑,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普通高中和中职的普职分流是以中考为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职学生是中考淘汰下的生源。而在国家普职分流1:1的政策规定之下,中职学校往往会放宽招生政策,以求完成招生计划。
还有网友表示,为了实现学校中考升学率,有老师在初二的时候就会劝学生进入中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中职学生甚至不曾参加过中考就直接升入了中职。
这与陈峰副厅长在文章中提及的“省外流入人口的教育水平仍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初中占50.2%,小学占23.2%,人均受教育年限9年......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省的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相符。
根据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但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中考普职分流让普职差距越来越大
中职与普通高中的完全独立,也增强了人们对普通高中的向往,加重焦虑和内卷。高中注重学科知识,中职以技能培训为主,中考的普职分流完全阻断了普职之间的交流。
根据浙江省的数据显示,浙江中考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占50%-55%,而普通高中参加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95%,职业高中的升学比例仅为40%左右。中考似乎成为了一道分水岭,越过去就是前景大好,越不过则发展受限。
普通高中后面是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中职则是进入高职,但这样的比例也并不高,部分人选择直接进入工厂。
不可持续的中职教育影响到了广大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而高中带来的上升空间则让无数家长不敢懈怠,即使“双减”也无法停下鸡娃的步伐。
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所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上职高总归是比不上大学的。”这样的现实问题让普职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普职分流已经无法达到当年所预想的目标。
普职分流,关键在职业教育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量不小。所有人都去接受高等教育将会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强烈打击,并不现实。
针对中职招生减少,职普比下降引起的质疑和争议,教育部也曾多次回应:不可能取消普职分流,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需要。
2月23日,在教育部举行2022“教育新春”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回答南都记者关于“面对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的建议,如何理解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提问时,他表示,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有其必要性。
但针对普职分流的现实问题,也给出了回应方案,一句话:要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职业本科教育
陈子季表示,今年将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
同时,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职教高考
陈子季司长也透露,今年将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普职融通
至于陈峰副厅长“逐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的“浙江方案”也与陈子季司长所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和“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相符。
普职分流,大家真正介意的是分流吗?我想不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大家都懂,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呢?问题是普职分流如何分?中考的淘汰机制让普职分流的寓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这样的分流不是以兴趣、爱好、是否适合为标准,而是淘汰下的选择,职业教育不为家长所接受,受到社会的刻板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分流也许不是问题,而是如何分,分流之后有没有相应的教育体系供学生继续学习?能否让职业教育的学生看到未来?什么时候职业教育能“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结语
有研究通过对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流向与其家庭阶层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中上阶层及中产阶层的子女初中毕业后多进入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继而获得一份社会地位更高的职业,而来自普通阶层的学生流入相对较差的职业学校的比例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陈峰副厅长关于职业教育的措施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之下,因为教育是富裕最重要的前提之一,知识、技术的前提都是教育,未来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之一是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