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智启未来:新东方智慧教育精彩亮相第86届教装展

10月24日,黄海之滨、山海之间的“岛城”青岛,在和煦的晨光中迎来全国教育装备行业盛会: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启幕。新东方智慧教育聚焦科技创新教育和教育数字化对公服务领域业务拓展,在AI赋能的科技大趋势下,携旗下科学教育、航天科技、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业务领域全线产品、课程及解决方案精彩亮相N5展厅N5005号展位,全面展示新东方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第86届教装展开幕盛况

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86届教装展,深度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部署,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创新采用“线上 + 线下”融合办展模式。通过展览展示、新品发布、学术交流、供需对接、特色活动五大核心环节,为行业搭建技术交流、产业创新与合作共享的高端平台,携手描绘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携最新产品与核心技术参展,现场观摩交流人数将突破20万人次。
亮点研讨会活动

王富(左图)、刘俊才(右图)在研讨会上致辞
本届教装展开幕日当天,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教育智能体赋能教育变革创新应用研讨会”在青岛世博城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举行。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富,山东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俊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未来教育装备分会理事长叶宝凌,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特聘专家施建国,以及全国各地300余名教育装备行业领导专家、学校领导教师一同参会。新东方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负责人梁原、科技赛事负责人缪志强在会上作题为《从思维到创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实践探索与硬件赋能》的主题报告,通过深入的案例分享,帮助各地教育主体有效应对AI通识课在实施开展过程中的核心痛点。

梁原作报告分享
梁原在报告中首先分享新东方智慧教育在整体规划层面实践探索出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生态。她介绍说,随着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中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这一要求,以及各地结合本地特色的地方政策陆续出台,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多样探索期。新东方智慧教育通过对国家、地方政策的梳理,总结出高水平人工智能教育的三大核心需求,即常态课程体系、分层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对各地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的观察,也发现了以AI通识课为代表的AI教育在实施开展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课程真假之辨、师资何来之惑、体系为何之困三大核心痛点。
为帮助区域、学校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东方智慧教育近年来全力拓展“AI+教育”的创新融合,依托新东方30多年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沉淀和AI新兴科技的驱动赋能,打造出“课程资源+平台+人工智能教辅用书+基础套件+师资培训+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全产品服务线,构建起以课程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服务为载体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生态,通过系统化的师资培训与教学服务支撑,为学生、教师、区校赋能,助力区域、学校克服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痛点难题。
具体而言,针对课程真假之辨难题,新东方智慧教育在思维观念层面,通过专业化的师资培训,引导和鼓励各合作区校教师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理解会编程≠懂AI、懂得控制机器人≠理解人工智能,认识到人工智能科技区别于传统科技所特有的自主学习性。针对师资何来之惑难题,新东方智慧教育在教育服务层面,构建起“一站式教学资源+实战型赋能培训”双效赋能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务体系,从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入手,确保通识类、应用类、研究类等不同教学层次、教学场景的高水平师资培训成为可能。针对体系为何之困难题,新东方智慧教育在培养体系层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梯式成长,依据学生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学前教育:好奇与感受,小学低年级:体验与认知,小学高年级–初中:理解与应用,高中阶段:探索与创新),构建从学前到大学的连贯AI培养链,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递进式成长。
新东方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生态对区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区/校建设)、教师(常态化教学、进阶式师资培训)、学生(体系化课程、多样化活动)的赋能,可有效帮助各区校加快建成具有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

缪志强作报告分享
随后,缪志强从硬件赋能角度,介绍新东方智慧教育如何通过自研的硬件支持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教育在各合作区校真正落地。他介绍道,在硬件开发层面,新东方智慧教育基于海思Hi3861、乐鑫ESP32-S3等国产芯片及国产操作系统,开发出东方创科M1教育开发板、东方创科人工智能开发板2.0、东方创科UNO M2等AI教育硬件成果,并通过AI硬件与自研AI Code在线编程平台的融合应用,助力学生实现AI硬件编程的高效学习。以上述核心开发板硬件成果为基础,新东方智慧教育拓展出从1到∞的硬件生态,开发出E2(全功能)、E3(赛事专用)等多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扩展板,同时搭配130+款传感器、执行器所形成的丰富硬件模块生态,使得自身得以构建起基于开源硬件技术底层的硬件支持体系,可实现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的万物智联。
以功能实现空间极为广阔的上述自研硬件支持体系为底座,新东方智慧教育在教育应用层面搭建起了服务于不同教学维度的基础教学(科普类教学)、PBL产品(项目制教学)、赛事产品(赛事类培训)的产品课程体系,可适配普及、社团、赛事等不同场景的AI教学需求,并具备服务区域/赛事特定需求的定制研发能力。此外,在教学资源层面,新东方智慧教育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所研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视频资源、创意案例等已达上千个。
缪志强表示,人工智能教育不是纸上谈兵,“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抽象理论,需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跑起来”的硬件实践,才能使学生对这些AI科技形成直观深刻的具象化认知。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听故事的人”变成主动创造的“造物主”,才能最大化激发其学习AI科技的强大内驱力,使其对软件、硬件与算法融会贯通,形成对AI世界的完整认知。随后,他简要介绍了新东方智慧教育近期在各地开展的校级(落地于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基于开发板的教学课),区域级(落地于准格尔旗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项目,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项目),赛事级(落地于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的基于AI机器人的竞赛课,参培学生摘得2025年青科赛总决赛海洋卫士挑战赛2金、2银)等三个代表性落地案例及良好成果,以及在赋能教师、赛事活动、科普活动等多元化AI教育场景的多个落地案例。
最后,缪志强分享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场景的金字塔式演进路径,即:首先开展最广泛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目标在于激发全体学生的AI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AI基础概念认知;其次组建人工智能社团,目标在于使特长学生掌握工具,理解原理,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储备池;最后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使拔尖学生融合创新,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AI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由此,学校就可形成阶梯式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亮点展出内容

新东方智慧教育亮相第86届教装展
教装展开幕日,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人流如织,N5005号展位被络绎不绝的观展嘉宾团团围住。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领导教师、合作伙伴对新东方智慧教育旗下科学教育、航天科技、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各品类产品、课程、解决方案等展示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纷纷驻足观摩产品演示,详细询问方案细节,积极踊跃洽谈合作。
1 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分区现场
科学教育领域,新东方智慧教育展出包含幼儿科学启蒙和小学科学探索在内的科学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以面向幼儿阶段的STEAM创课、面向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索实验等课程产品为核心内容,帮助少年儿童有效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科学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多维能力协同发展,为少儿能力提升与全面成长提供科学素养“启蒙利器”。
2 航天科技教育

航天科技教育分区现场
航天科技教育领域,新东方智慧教育以一体化的航天科技教育解决方案为整体框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条件限制与教学需求,定制化供给以“航天梦想+”系列课程等为代表的航天科普主题课程,以及以星球探索实践套装(初级版、高级版、赛事版)等为代表的航天科技教学课程,帮助各地区、各中小学培养青少年跨学科融合能力及前沿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普惠化航天科学知识普及、体系化航天科创人才培养的科教目的,助力各地青少年放飞航天梦想。
3 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分区现场
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新东方智慧教育全新推出的灵驭BOT机器人竞赛套装、全新升级的AI视觉模块等,以及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共研的AI通识教育课程——《小学人工智能启蒙课程》等AI教育产品、课程获得了参展嘉宾的广泛关注。产品方面,适用于青少年科创比赛、机器人竞赛、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不同场景的灵驭BOT机器人竞赛套装,是一款专用于中小学科创赛事的高性能用车,采用三轮差速转向结构,车身设有60余个扩展孔,支持自由创意扩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理想选择。而新升级的AI视觉模块较上一代,算法更多、算力更强,功能上新增离线状态下的车牌识别、物体识别、文字识别等;此外,相较于上一代的人脸、手势识别功能,新升级的AI视觉模块可标记、检测出更为细微的人脸五官、手指关节等特征点。
课程方面,已入选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并上线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市空中课堂)、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的《小学人工智能启蒙课程》,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方海光教授团队主导编写,新东方智慧教育联合共研,以《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要求为指引,以服务首都各小学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目标,由167位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坐镇把关,课程内容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充分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该套丛书共十二册,涵盖小学全学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小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识、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愈发重要的作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4 信息科技教育

信息科技教育分区现场
信息科技教育领域,新东方智慧教育以科技教育空间为依托,以体系化课程产品为基础,以高水准运营服务赋为保障,为学校打造“科创空间+课程产品+定制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科技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并根据各地中小学不同学段、不同场景的教学应用需求,针对性提供科普教学、社团教学、互动体验等不同系列产品、课程,帮助中小学各学段青少年培养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以及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上述展出内容之外,新东方智慧教育面向智慧教辅细分领域的天利38套中考、高考教辅产品等创新成果,也成为N5005号展位的明星展品。

自成立以来,新东方智慧教育始终坚持“教育+科技”的融合创新,专注于智慧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围绕产品研发、资源整合、创新实践、培训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力,逐渐形成生产链路标准化、创研产品模块化、方案设计灵活化的业务特点。同时,在产品、服务、创新三个层面苦练内功,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科技机构、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共建“智慧大脑”,输出智慧教育创新产品,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
AI赋能,智启未来。下一步,新东方将持续探索智慧教育的新应用、新范式、新生态,通过创新的产品课程与周全的服务保障,确保智慧教育在各区域落实落细,在各地校园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