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智古美・侨启未来”2025 青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创业训练营顺利收官
2025年10月25日下午,由闵行区侨办、侨联指导,古美路街道主办的 “创智古美・侨启未来”2025年青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核心环节——创业训练营,在古美创智中心圆满落幕。来自主办方、承办方及特约资深讲师与20组创业团队30余人齐聚现场,通过启动仪式、专题授课与深度交流,为青年创业者搭建起“学、思、问、践”的赋能平台,助力优质创业项目加速成长。

仪式启幕:凝聚双创共识,明确赋能方向
活动伊始,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办主任江春华为大赛训练营致辞,他指出,古美路街道始终将青年双创工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训练营是街道“资源下沉、服务靠前”的具体实践。街道将持续整合政策、空间、人脉资源,为入选队伍提供全周期支持,助力项目在古美“生根发芽”。

随后,英美华人企业协会会长陈基东博士代表承办方致辞,他从国际化视角出发,表示OCEAHUB将发挥跨境资源优势,通过本次训练营为青年创业者注入“国际创业思维”,后续还将开放海外市场调研、供应链对接等专属通道,帮助项目突破地域限制,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全场期待中,启动环节顺利进行——主、承办方三位代表共同完成启动仪式,象征着“创智古美・侨启未来”创业训练营正式开营,也标志着对青年创业者的集中赋能就此开启。

干货满满,破解创业核心难题
训练营授课环节,两位资深讲师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围绕“创业家精神”与“项目落地逻辑”两大核心议题展开分享,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

1.陈基东博士(英美华人企业协会会长):《你的创业家精神与职业发展》——筑牢创业“精神基石”

陈基东博士以“创业家精神”为核心,结合自身多年跨境创业与人才培养经历,拆解青年创业者需具备的核心素质。他提出,后疫情时代的创业环境中,“韧性”与“跨界思维”尤为重要:韧性能帮助创业者应对市场波动与挫折,而跨界思维则可打破专业壁垒,整合多元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同时,陈博士还针对“职业发展规划”给出实用建议,指导创业者在“专注项目”的同时,做好个人能力与团队建设的长期布局,避免“重创意、轻管理”的常见误区。
2.蔡婷(海鸥计划策划人):《从idea到创业期间的“变”与“不变”》——理清项目“落地逻辑”

蔡婷聚焦“项目从0到1的落地路径”,以“变”与“不变”为关键词展开分享。她指出,创业过程中“变”的是市场需求、运营策略——需根据用户反馈与行业趋势及时调整;而“不变”的是项目核心价值、用户真实需求——这是项目长期发展的“定海神针”。蔡婷还结合多个文创、教育领域的创业案例,具体讲解如何在“变”中守住初心,在“不变”中寻求突破,例如“跨文化文创项目如何根据不同地区审美调整产品设计,但始终保留文化内核”,让在场文科生背景的创业队伍深受启发。
深度交流:碰撞思维,搭建资源对接桥梁

交流会环节,氛围从“专注学习”转向“开放互动”,成为本次训练营的“价值延伸站”。入选队伍围绕“项目优化难点”“资源需求”“团队协作问题”三大方向踊跃提问:有的跨境电商项目团队咨询“如何对接海外华人社群渠道”,有的社会公益教育项目团队困惑“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商业可持续性”,还有团队提出“希望获取办公空间支持”的实际需求。
训练营收官:赋能不止步,冲刺决赛再启新程

随着交流会的结束,本次“创智古美・侨启未来”创业训练营正式收官。从启动仪式的共识凝聚,到专题授课的知识输入,再到交流会的资源对接,30余名入选队伍全程深度参与,收获颇丰。
“不仅学到了创业干货,还找到了潜在合作伙伴和资源渠道,这趟训练营没白来!”一位参赛学员表示,后续将结合所学内容优化商业计划书,全力备战11月8日的路演决赛。

本次训练营是大赛“全周期赋能”体系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古美路街道将与英美华人企业协会OCEAHUB、海鸥计划等承办单位持续跟进入选队伍需求,助力队伍打磨项目、提升答辩能力。期待在11月8日的决赛舞台上,看到各支队伍凭借训练营所学与自身创新实力,展现青年创业者的风采,在“创智古美”的双创沃土上实现梦想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