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从“提前下达”的财政拨款看教育行业的四大发展方向
【慧聪教育网】财政财政,左财右政,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在教育行业,财政是整个市场的晴雨表。12月27日,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会议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可适当靠前。
这也表明2022年教育市场的发展,以“稳”字为准。
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开启了中国教育行业百年大变局,但这个变的方向和趋势究竟在哪里?财政部、教育部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之前下达的几个“提前”的财政支出通知,已然表明了方向。
1、2022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268亿多
通知中要求,各地要按照《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教财〔2021〕3号)要求,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市县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提升学校办学能力,改善校园文化环境。这次预算金额高达268亿元。这笔2021年的财政预算下达整体提前了8个月。从整个预算的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的省市是河南、四川、广西、云南和贵州。
数据来源:财政部、教育部
2、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
通知中要求,县(区)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落实经费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区域内公用经费的统筹安排和使用,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向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薄弱学校倾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这次的补助经费预算高达1678亿,未来教育在公平和公益性指导下,市场的挖掘向转向三四五甚至更偏远的地区。
数据来源:财政部、教育部
3、2022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金额达178亿元
通知中提出,结合“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配备适宜的玩教具和图画书,进一步提升保教质量;加大幼儿资助投入力度,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数据来源:财政部、教育部
4、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
通知中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要求支持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支持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在分配相关资金时,要结合实际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倾斜。做好与发展改革部门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等资金的统筹,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这次资金预算高达249亿元,安徽第一、河南第二,其次是河北。
数据来源:财政部、教育部
从这四大财政预算的提前下达,就能明确教育的百年变革重点变局的方向。回顾2021年双减的实施,K12相关产业链受到冲击,整体进入冰点,一时间大量企业涌入职业教育赛道,原本不温不火的职业教育开始浮出水面,再加上相关政策的出台,比之前更受追捧。除了职业教育,义务教育改薄以及学前教育的变化也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工作会议中,提出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明年基建增速在4%-6%左右,投向补短板的城市管道更新、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看不见的基建领域”。
当然,新基建是“适度超前”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了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是以信息网络作为基础与现有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共同促进产业智能化与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体系。“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社会的建设,要求以“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模式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助残等领域,推动数字化普惠应用的建设。立足于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也是未来数字基建的发展方向。
这就与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不谋而合。《意见》提到,教育新基建的重点方向包括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共六大类20项。
展望2022年,从财政提前下达的几个数据来看,未来五年的市场方向已然明了。作为深耕教育行业20多年的慧聪教育网,2022年将一如既往携手更多的行业企业为中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