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案例入选教育部标准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助力高校教学空间数智升级
2025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全体会议在三亚召开。会上,30项“2025年CELTSC标准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获表彰和颁奖,《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项目》成功入选,成为高校数智化建设的典型实践。
该案例引入希沃智慧教学空间建设方案,构建智能化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运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01
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
智慧教学环境“一分钟就位”
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里,教师轻触智能讲台,录播系统、交互智能平板、无感扩音等设备随即进入协同工作状态,共同构建起一个支持多模态互动、小组协作与自主探究的数字化教学空间,这为师生带来更加沉浸、灵活而高效的智慧学习新体验。
据悉,南京师范大学共对362间教室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于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入使用后收获师生良好的反馈。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支持,希沃构建的智慧教学空间建设方案,基于南京师范大学多个校区的特点,实现多校区互动、同上一门课,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打造全时空、全场景、混合式教学模式。

标准数字化智慧教室通过希沃智慧黑板、智能讲台等多媒体设备,让教学呈现更生动,全面提升师生课堂体验;智慧阶梯教室面对大课教学需求,搭载优化后的显示与扩音系统,为优质的教学效果保驾护航;布局灵活的研讨互动智慧教室,借助多屏展示设备与互动软件让师生交流激发创新火花。各类智慧教室之间还能相互补充,为教学创新提供更加充分的多元空间。
02
数据化、平台化、体系化
精准赋能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
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标准实践中,南京师范大学在教室环境升级、设备运维、教学互动、质量督导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智慧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支持在线教学、互动交流和课程管理;学生可通过平台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质量管控层面,希沃技术有力支撑了学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估—决策分析”全流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督导与专家的在线实时评课,使教学质量评估更加客观高效。同时,教学环境、过程与管理数据的全面汇聚与分析,助力学校教务管理实现了从传统“经验驱动”到现代化“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跨越。

03
与高校协同创新
希沃持续深化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
本次召开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全体会议共邀请了14位高校和行业嘉宾分享教育信息化技术实践经验,受邀分享的高校嘉宾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提供了学术视野。
会上,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解决方案顾问申辉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分享。她提到,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高校课堂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阵地,是传递专业知识和培育未来人才素质素养的关键环节。希沃多年来与高校一起探索“环境升级-模型应用-平台服务-生态共建”的模式,支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共建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希沃已与全国2600多所高校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创新路径,与超过60所高校合作近百个协同育人项目,服务覆盖100%的双高计划、双一流院校,协同200所高校完成本科教学评估,持续助力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报道来源于:希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