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那座山,看更大世界”,快手“启智未来学堂”助力乡村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慧聪教育网 2025-11-20 20:23 来源:互联网

11月20日,第36个世界儿童日,快手公益基金会发布“启智未来学堂”微纪录片《飞过那座山》。短片以甘肃、河北、山东等地的乡村学校为原点,记录了数字化教学、AI 创作与科技研学给孩子们带来的真实改变——从怯于开口,到敢于表达;科技的力量,让孩子们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

“飞过那座山,看更大世界”,快手“启智未来学堂”助力乡村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纪录片选取了校长、老师与学生的视角,记录了那些微小却深刻的改变——孩子第一次在电脑上画出“未来的自己”;第一次把梦里的舞台变成动画;第一次用无人机飞越学校后的山梁;第一次踏上北京,看见长城、科技馆与大学校园;第一次在同伴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这些真实的变化,也映照出科技教育在乡村落地的迫切性。

发展科技素养教育的背景下,乡村科技教育亟需同步推进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生活和经济结构,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人工智能素养”迫在眉睫。目前,教育部陆续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提出:“推动AI融入基础教育全过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促进教育公平。”

但在许多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紧缺、师资缺乏系统培训,不少孩子真正接触电脑、AI 技术的时间,比城市孩子要晚很多。科技正在成为新的教育基础设施,而让更多孩子因为科技和AI的力量,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是“启智未来学堂”真正价值所在。

启智未来学堂:让科技成为孩子们平等的“起跑线”

快手公益基金会自2024年起启动“启智未来学堂”,目前,已经逐渐搭建起一套面向未来的教育公益帮扶体系。项目通过科技和AI的力量,帮助青少年儿童全方位成长。截至2025年底,启智未来学堂项目已经捐建40间数字教室。目前,项目服务超1.4万名乡村学生,共有50万人次儿童受益,覆盖范围达8个省区。

“飞过那座山,看更大世界”,快手“启智未来学堂”助力乡村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快手公益基金会“启智未来学堂-数字教室”

“启智未来学堂-数字教室”项目对乡村学校教室进行装修改造,建设数字教室, 满足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基础硬件需求。并在数字教室的基础之上“开展AI兴趣课程”,以执行轻量化的技术适配方案,让乡村学校仅需基础设备即可开展先进的AI课程。在这些AI课程里,孩子们真正与大模型、AI绘画、AI视频创作相遇——科技开始成为他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飞过那座山,看更大世界”,快手“启智未来学堂”助力乡村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快手公益·AI共创体验课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启智未来学堂”科技AI夏令营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外出研学机会,带孩子走出大山,走进科技馆、航天园、大学校园,让孩子们接触前沿科技,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自信、树立远大理想。正如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中心小学校长李定国说道:“孩子不是没有梦想,只是过去不知道该怎么迈出第一步。”科技的力量,让孩子们找到了新的自信。


同学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研学

从大山到未来:快手公益基金会让科技教育在乡村学校内落地生根

快手科技副总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表示:“快手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始终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力量为乡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前沿AI技术,同时来到北京感受更广阔的世界。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就像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为孩子们成长注入动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无限可能。”

未来,“启智未来学堂”将持续推动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节与创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更开放的场景里用技术表达兴趣与想象。在教师赋能方面,快手公益基金会将进一步响应基层乡村教师需求,设计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为一线教师提供AI工具、课堂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帮助更多乡村学校真正具备科技教育能力。让科技教育在乡村学校内落地生根,成为孩子们日常学习中真实可用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