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刘晓飞:发挥中国文学能量,点燃课程思政火把

慧聪教育网 2024-10-16 17:35 来源:互联网

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坚定青年的人格理想信仰,并且通过一批批学生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中国文学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政优势,其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形象在传播效果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如何充分发挥中国文学课的巨大思政威力,把青年学生牢牢吸引并聚拢到思政大旗下,需要把握几个层面的“度”:高度、厚度、温度、力度。

有高度——思政为核。中国文学的课程思政应该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践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课程目标,尤其注重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中国文学中闪耀着无数舍生忘死的革命先辈,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人物和事迹记录着革命征途中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就。应该重视这些人物与事迹的全面展示和深入挖掘,凸显其为国家为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突出贡献,不遗余力地宣传英勇行为和光辉事迹,彰显其光荣与伟大之处;同时要以这些人物和事迹为抓手,不光要跟青年人讲他们“做了什么”,更要深入下去,站在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高度上,讲他们“为什么而做”,讲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讲他们正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推动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先辈们才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丰功伟绩。这样的文学课能够使学生在高阶认知中接受精神熏陶与洗礼,从而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国家观、历史观。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抗联英雄赵一曼临刑前写给儿子的信,这样的家书生动真切地展示了革命者把国家前途置于个人命运之前的伟大情怀,学生也从这份荡气回肠中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深刻教育。

有厚度——历史为基。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有着“文以载道”的价值观塑造传统,强调文章乃“天地之心”,具有大境界大格局,这里的“道”和“心”很多时候指向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是空泛的单薄的,它是由多股形态凝聚而成的,有屈原写《离骚》的忧国忧民,有包拯“廉者,民之表也”中的清正廉洁,有郑板桥倾听“民间疾苦声”的体恤民情,有民族魂鲁迅的犀利深刻,有《红岩》中江姐的英勇不屈,有《创业史》中普通劳动者的实干拼搏,有《乔厂长上任记》中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靠这些伟大精神汇聚在一起推动的。讲中国自己的故事,颂扬中国自己的民族精神,需要深入剖析中华民族灵魂的丰富与可贵,并持久地发扬光大。中国文学课把这些伟大人物与伟大精神摆在了学生面前,通过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令学生触摸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先辈的人格魅力与事迹的震撼力量,从而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而且经典作家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与品鉴,并主动自觉地联系现实和当下,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有了更深刻的对比性认知,对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切的体认,从而确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温度——故事为外。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价值观多元,在这一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如何让思政教育真正入心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思政教育不应是宣扬教条或者说空话大话,而是发掘更有真实性和亲切感的思政元素,令思政教育动起来、活起来、飞起来。充分发挥文学课的独特魅力,用饱满的细节打动人,用丰富的情节感染人,用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用充沛的感情激荡人,淋漓尽致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人、事、物,让人物立体丰满地站立,让事迹岿然不动地矗立,使学生受到可触可感的感召与激励。而且还应该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在不平凡中蕴含平凡,英雄出自人民,仿佛这些英雄人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我们周围。孙犁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从流泪送夫上战场的传统妇女,转变为学会射击、快似流星般出没在芦苇荡中抗击日寇的女英雄,她正是千千万万抗日老百姓的化身。这样的“道不远人”使文学课的思政教育以亲切温暖的面貌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联通其真实情感和现实体验,通过思想共鸣使思政教育抵达青年人的灵魂深处,更好地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有效完成青年人政治观念的浸润与塑造。

有力度——策略为辅。课程思政的效果强调有效性,也需要注意持续性。思政教育,学生的情感认同是前提,思想认可是关键,行动转化是成功。如何促成学生从感性认同、到理性接受、到主动行动的全过程各环节,需要重视中国文学思政教学方式的探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转化速度和加固转化效果。从“教”与“学”的主客体角度来说,在转化中须师生协同,做到双方皆有心,走心,入心。首先,教师要明确把控思政方向。课前精心设计,确保思政与文学的密切融合;课堂把握节奏,引领学生融入思政氛围;课后及时反思,为之后的文学思政课改进改良。其次,学生要积极参与思政各环节。学生需要细致阅读作家作品,从文学资源中吸取精神力量,这是基础。学生还可以对文学思政材料进行再创作和深加工,采用更具现代性、更贴近学生的形式,延伸创作或者把思政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比如采用音频、微剧、话剧、绘画、书法等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加以宣传展示,真正实现学生对思政元素吸收后的再输出,让思政文化成为学生思想中丰富坚固的精神营养源头。比如,学生通过精心排练,把《红岩》中江姐绣红旗的场景重现于课堂或者舞台之上,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招展之时,其对师生的震撼力不言而喻。这就突破传统的教师单一宣教模式,师生环环相扣,各环节又步步深入,使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真正浸润青年人的精神,学生本身也从思政教育的受教者转变为思政理念的自觉宣传者,从而达成思政观念更广泛的传播。

善用文学思政课的星星之火,促成学生心中的燎原之势。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明确了思政育人的内容和途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绝对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的叠加,而是需要激发多重能量发挥多效功用。好的文学思政课,需要文艺审美与政治教育双轨并进,既重视勘探作家作品的强大艺术感染力量,也要深挖民族文化思想的巨大政治效能,还要以新颖活泼有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好文学与思政的有效衔接。通过中国文学课程思政,滋养青年美好心灵,培养青年远大理想,最终成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主力军重任。

作者简介:刘晓飞,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师,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创新 · 赋能,塑造教育发展新业态

2024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和加速阶段

安道教育(Amdox)· 2024年慧聪教育行业城市系列巡展

让信息化产品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